散记随笔
一、出其不意
机缘巧合,前天认识一位大姐,言谈间她提及的一种健体的方法,又刷新了张丹丹的三观。
真的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张丹丹依样画葫芦,今天是第二天,看自己到底能够坚持多久?
相信只要能够坚持下去,估计还是会有强身健体的效果。
张丹丹:“我做梦都想不到,他她们的脑洞会这么开!”
真的是人才啊!果然是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张丹丹:“打死我也想不出来这样的强身健体法!”
“他她们这么做的原理,自己是懂的。但就是想不出像他她们这么做的具体方法。”
总结:看来,还是得走出去。一旦走出去,说不定哪天就像张丹丹一样遇到行家指点迷津,授业解惑了。有时候,仅仅凭个人的思维和见解,还是有其局限性。
走出去,就可能会碰到同行间有交流的机会,从而拓宽视野,或者接触学习新的知识。
二、即景
这是一处在户外出售某商品的场景,驻场的销售是几位年青的小伙子。
虽然已经是九月初了,在雨没有降下来之前,户外还是很热。
科技在进步,一些工作环境原来也是可以改善的。
只见在他们出售的商品中间的空挡位置,摆放了一个很大的圆形黑色转盘,直径足足有近3米左右,张丹丹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观察了一会,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台大型的风扇。这可是张丹丹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风扇。
显然,有了这台大风扇,在户外拓客的这些销售人,即使天热,也还是可以在户外开展工作了。
这就是科技为生产服务的具体表像之一?
三、积善之家有余庆,积恶之家有余殃
2024、09、08
昨晚的睡眠真糟糕,空调漏水,没法开。热醒来时,凌晨四点。
这时,遂想起那句警世恒言:“积善之家有余庆,积恶之家有余殃”。
这虽然是前人的留世之言,但张丹丹最初看到它,却是在一位族爷爷的小笔记本上。
那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记得当时张丹丹看到此句时,那位外公家族的族爷爷还详细的做了解释。
“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家庭要能够兴旺起来,其家族或者家庭的成员平时就要多做善事,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积累起来。这样,积累的善举多了,子孙后代即使有祸来临,托祖宗善举的荫庇,也还是能够避开灾祸,转化境遇,逢凶化吉。这就是积善之家有余庆的语义。”
“相反,恶事、缺德事干多了的人,恶行积累得多了,其子孙后代,即使他她们本人品德才行都良好,也还是有可能会遭遇灾祸,祖宗做的恶,还是会殃及到他她们。这就是积恶之家有余殃的语义”。
张丹丹:“空调漏水,导致一个晚上无法安寐,不油然就开始根据这个论点来小题大做:到底我或者我的前辈是积恶之人,所以导致我来受这个灾殃?还是他人正在积恶,我深受其害?”
思来想去,发现它们其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我也曾经在积恶:当时把房子买在这个地方,买这么小的面积,就是不乐意跟公公婆婆同居一户;当然,他们也有轻重程度不等的作恶,因为他们作为这个家族的长辈,对如此儿媳也并没有做到基本的礼仪教养,轻视、藐视、无视是常态。总结起来:我们是相互做恶,所以,当下处境遭灾殃为因果报应。
另一个方面:fang产开发shang也作恶,为了追逐利润,把楼层的高度建得非常低矮,住在里面就像鸭棚子一样,具体一点来说:遇上这种持续高温的天气,不开空调,住在里面就成了烤鸭。
再一个方面,售lou部的shou楼小姐也作恶,明明当时还有这栋楼的低层的房子没有卖完,她硬是忽悠X:位于这栋楼顶楼的这一套房是最后一套,于是,X就下单了这个顶楼的鸭棚子户型。
基于经济实力薄弱,又复购不起其它lou盘的户型,不得不住在这里。多年来,深受其害。
还有一个方面:空调的质量如果不是足够好,那么,该产品制造厂家,是否也存在作恶的可能?这点还不能完全定论,毕竟,空调的使用跟用户也有关系,只是存疑而已。
张丹丹:“不是顶楼的话,天热还是稍微好受一点;没有空调,顶楼就难受了。我作的恶,我已经遭到报应了。那么,他她们作的恶呢?是fa外之地吗?有没有因果呢?”
简书首发,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