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上午上两节课,给学生开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再次的读这篇文章,让一个人思考如何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想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人必须要走向这一点,因为一个人的自由,是在和环境的互动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一定是不能够总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不为物,不为外在的境所左右。

但人的不自由,往往就是因为有外界之不可控的因素,而且你能感觉到这些外界不可控的因素,是你无法用努力而能改变的。

外界会让我们不自由,外界的这种束缚我们也无从改变,那么能改变的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不去找到能够改变的东西,那么我们的自由也无从谈起。

那只能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什么呢?

今天一天的时间,其实都是在听鲍鹏山的说水浒系列中的林冲。林冲不是一个自由的人,这种不自由,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外部的环境,权力面前,他无法与之抗衡,只能屈服于他,而屈服的结果是让一自己一步步的陷入到更加不自由的状态。

我今天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林冲一开始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外部环境,那么他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我想应该不会的,因为和环境的对抗,有的时候也是以卵击石,无非显得悲壮而已。

可是屈服于权力之下,屈服于环境之下,人最终的路会越来越窄,而且活的会越来越窝囊。

那有没有第三条路呢?我想到了王进,王进的选当然也是逃避,只不过这种逃避,至少给自己留了后路。如果从现实的意义来说,林冲如果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可能要比他另外两条路的结果要好很多。

那为什么林冲没有想到走这条路呢?

一个人之所以屈服一样东西,也可能在他潜意识里边,他在意这些东西的,林冲无法割舍他80万禁军教头的职位,无法割舍他安稳的生活,拥有这样的顾虑,因为有这样的牵绊,所以他更会被现实所迷惑,他的脚步更不坚定,活的更不清醒。

一个人之所以无法认清现实,其实还是没有认清到自己,没有认清到自己最应该需要的是什么,之所以活的拧巴,活得纠结,也许是什么都想要,而现实又不能给予的时候,你只能委服在现实之下。

说到最后,一个人活于这个世上,决定他的是他的价值观。鲁智深为什么能够活的那么决绝?活的那么爽快?是因为他脑海当中只有一个评判标准,就是是非,凡是,我觉得拥护凡非,我绝不饶恕,哪怕危及生命,我也绝不改变。当然也会付出代价,但是至少自己活得畅快。

当然,有人是以利益来权衡,以利益得失作为自己的标准,这样的人当然活的也很清醒,也不拧巴,但这样的人也会让人感到很可怕。

不过现实呢?每个人其实生活的都不是那么清醒,都会在迷失自我,对我来说,我唯一能够做到的是时时刻刻的问自己问题,我的初心是什么?我们无论如何赶路,一定要问自己,我们最终抵达的是什么?

当我这样问自己的时候,我的心会一下子沉静下来,人不可有贪念之心,既想获得这些,又想获得那些,抓住你最想要的,也许你并没想着去改变什么,但是也许一切就在改变中。

再次的回到我自己的初心,我就是想让生命字一种更好的状态呈现出来,过好自己,服务于他人,我需要的奖赏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我对自己的认可,家人以及周围人能够从我身上汲取到的正能量。

当然还有我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探索我煎熬,不是为了赢得什么,而是赢得让生命呈现一种丰富性,丰盈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