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刷屏霸占我朋友圈之前 先想想好不好

01「取悦我们所需要的思想深度刚好就是我们的思想深度」

一篇《罗一笑 你给我站住》的文章突然成了朋友圈爆款。

上一届公司的老板在转,同事在转,好友在转,我妈这种爱凑热闹的人自然也没能逃过。

我小窗她说“妈,这种没被证实的文章先不要转,说不定是利用大家的善良圈钱骗人。”

我妈立即一长串语音发过来“你怎么把人想那么坏,动手转转又不要你出钱怎么就是骗人的了,这么多人都转了万一人小姑娘真得病要花钱呢·······”

······

只好噤声。

这不就是变相意义上的又一轮“不转不是中国人”吗?

想起弗洛伊德说的:“言辞能使演说者左右他的听众,并强行代替他们作出决定,激起最强烈的情感,促进人的一切行动。”

此时不能再认同。

只是现代意义的“言辞”化作了一篇又一篇阅读量10W+的微信文。

于是微信朋友圈继咪蒙毒鸡汤文后的又一轮年末好友大盘点开启。

02「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行为」

很快事情开始180度大逆转。

罗一笑白血病募捐事件被证实是夸大的营销炒作。

辟谣贴出现:

整个事件历经“跟风——质疑——跟风质疑——被证实”,至此完结。

03「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食对方,文明人互相欺骗对方」

我妈还没能从整个事件缓冲过来,她在微信群里生气的和我说:罗尔这个人怎么这么坏这么恶心,利用大家的善意骗人。

罗尔坏吗?坏!恶心吗?真特么恶心!

他知道怎么措辞用句抓住人心来写一篇煽情文,消费大家的“善良之心”。

把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写的: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运用到营销中,把人心玩转的得心应手。

表现出来就是:

这么多人都转了,我也要转,不然就显得我麻木不仁;

转发一下吧,举手之劳而已,万一是真的呢。

所以相比于默默地亲自捐钱,动动手免费转发一次可以帮到人又可以让全朋友圈看到自己的爱心,何乐而不为呢。

意识不到自己在好心办坏事,甚至为了自己的转发都要自我感动了。

你看,我转发了,我真善良。

那些不肯转发还持怀疑态度的人可真是内心阴暗狭隘,真是冷血。

这种自我感动的善和康德《论崇高感和优美感》论述的善完全贴切:

「善良是出于普遍的同情感,因为同情感上升为面对全人类的,这种善良也就成为了原则。并不是出自思辨而是一种感觉的意识,因为悲天悯人的特点而具有崇高感。而且越是普遍就越是崇高而高贵

你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性的事永远还是那么几点。

于是钻着人性万年不变的空,自诩”文人“的人以文字为武器欺骗大众,自持”善心“的人排除异己贡献爱心。

04「 很多时候,目的是正确的,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这个时候再去翻看朋友圈,早前那篇帖已经消失不见。

要不是《我们无处安放的善意》这类发声帖又开始刷屏出现,我都要怀疑昨晚刷屏的事都是“所见皆虚妄”。

写几句痛斥两声这事就此翻篇。

翻篇了吗?不会。

下一次又有类似的事情出现的时候,这样的刷屏帖事件还会再次出现。

当善意被利用溃烂成朋友圈一篇跟一篇的转发文时,谁来为这种廉价善意形式导致的信任缺失担责?

可是如果真的有下一次,在不明白事情真相之前,可不可以先动动脑求证一下或者等待一下等别人证实了再来发帖。

就好像某个知友说的:“在一个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也许都已经可以推波助澜的世界里,小心求证就是一种责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人吃饭的好处就是随心所欲,想来顿精致大餐时可以慢慢花了半天剔虾线,想迅速解决问题时也没人逼你非得三菜一汤。 大...
    viroya阅读 271评论 0 1
  • 文|女神翻书给你看 1. 一天接连看了两部电影,《异形:契约》、《重返狼群》,前者是美国惊悚科幻片、后者是画面粗糙...
    五月笙宝宝阅读 2,402评论 7 11
  • - 奶奶 - 今天爸爸跟我说起奶奶的体检报告,说奶奶的病比风湿严重的多,脊椎骨上的部分软骨组织消失了,相当于两块骨...
    小怡莫莫阅读 261评论 0 0
  • 运营体系在商业大框架下如何实现是一个最基本的执行。很多运营无法执行好,就是对商业逻辑分析点不够准确。不明白老板想要...
    方弟阅读 1,607评论 0 4
  • 摄影是用二位的形势来表现三维的空间,所以,为了增强画面的立体感,我们就要多多的利用测逆光来表现空间感。测逆光拍摄时...
    打豆豆阅读 3,23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