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朋友圈热文”不叫“公众号热文”?

当我们再也不想主动打开订阅号中文章时,“朋友圈热文”倒是提供了一个不用主动选择便可以看到想看到的一些文章的途径。但是,“朋友圈热文”中的文章其实均来自于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来源唯一,那为什么不把它称作“公众号热文”呢?

用户点开搜索界面就有可能发现在原有的六个分类下方(之前是三个分类)出现了“朋友圈热文”这一选项,点进“朋友圈热文”,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热门文章列表,该列表的文章似乎是根据用户的喜好以及用户朋友的兴趣进行了深度定制。目前,“朋友圈热文”中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文章:好友都在读,系统推荐文章,已关注的公众号内容。

①好友都在读:关注了同一个公众号并看了同一篇文章或者这篇文章在朋友圈中广泛传播;

②系统推荐文章:根据你关注的公众号以及经常阅读的内容(通过推荐的热文不断地学习你的个人阅读习惯和喜好)来做推荐(容易出现内容类型单一性的现象);

③已关注的公众号文章:可能是你关注的公众号里面阅读量较高的一些文章。

“公众号热文”相比较“朋友圈热文”,离用户更远。“公众号热文”有点像所有公众号发布的热文文章的合集列表,这里面出现的公众号可能是你关注的,也可能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朋友圈热文”却不同,从字面意思理解,有点像在朋友圈中传播的热门文章(朋友们都在看啥啊?我也要瞅瞅!)。

人天生都有一些窥伺欲,再加上一些好奇心,这其实跟朋友圈的设定有点像,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热文来发现自己的好友都在关注什么,而自己是否又错过了什么。简而言之,“朋友圈热文”的吸引力更强一些。虽然两者在设定上并无太大的区别,都属于内容推荐的范畴。

“朋友圈热文”的出现其实也是应对当前公众号井喷式发展导致内容参差不齐以及内容过剩的问题所推出的解决方案。用户一开始盲目地关注了大量的公众号,可后面主动打开的却越来越少。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之上,微信针对公众号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置顶公众号,朋友圈热文,改变消息未读形式,朋友阅读的原创文章,在聊天中置顶文章,在文章中搜索页面内容,内容阅读付费等。

①置顶公众号。将自己喜爱的公众号置顶,不用再花费时间在众多的公众号去寻找它们。但在置顶的公众号之下的内容又该何处何从呢?

②朋友圈热文。不知道看什么的时候可以来这里看看,总是有惊喜的。

③改变消息未读形式。数字提示的不友好性只会让我直接删了这个公众号的消息,而右上角圆形红点的形式则不会给我们造成一种恐惧感,未读的意思更加明确。

④朋友阅读的原创文章。鼓励原创文章,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⑤在聊天中置顶文章。一篇文章过长或者阅读中途被打扰要处理其他事等情况下时,可以选择置顶文章。

⑥在文章中搜索页面内容。通过输入关键词可以定位到文章中的关键词所在的位置,似乎并没有锤子手机的Big Bang功能好用。

⑦内容阅读付费。为提升公众号内容质量所做出的努力,但要用户主动付费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朋友圈热文”意在整合信息与资讯,是对注意力经济布局进行的一次尝试,微信在内容体系的建设上到底还能玩出什么花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注:

1.注意力经济:人类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处理的信息上的能力有限,即注意力有限,而世界上的信息无限。形成一种类似经济学的有限资源与无限欲望的对价关系,甚至比实际货币的影响更宏大,关系到该企业或个人的收益成败,所以称为注意力经济。——来自维基百科

2.Big Bang功能:用拇指大面积按压屏幕中的文字,Big Bang会将你按住的那一段落文字全部炸开,按照语义智能拆分成易于选取的独立的字和词,由你随心所欲地选择,并可直接搜索、分享和复制。

本文完。

Copyright  2016 小猪.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002评论 25 709
  • 在“喜马拉雅”听阿陈老师演播的长篇小说《首席医官》,由刚开始的一天几节到后来日更后的一天一节,62O节断...
    含羞姑阅读 4,918评论 6 6
  • 关于那风口浪尖!十年前一刚少年得志的朋友,一块烂醉,说了句,我心里没底,我开那豪车压不住,装装还可以,自己知道自己...
    纵情嬉戏天地间阅读 242评论 0 0
  • 昨晚太忙,无法打卡。今早不到六点就爬起来看书了,不过效率好低,一直没睡醒的感觉。 不算昨天的了,从现在算起吧。看到...
    菜菜子的简书阅读 170评论 1 1
  • 生活把原本喜欢的事变得遥不可及,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做着不喜欢的事。什么时候才能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不希望这一生,生是...
    文艺小公举阅读 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