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业毕业一年有余,而亲爸对我专业的误解似乎从来没有消除过,对我的提问从“你知道我在想什么么?”逐步进阶到“弟弟妹妹最近有点不听话,你多跟他们聊聊”,似乎我说的话就是什么灵丹妙药,能药到病除。
除此之外,亲爸还热衷于帮我揽活儿,问得最多的无非也就是,这家的弟弟不听话怎么办?那家的妹妹有点叛逆你去聊聊呗?
对此我很无奈,好像也没办法每次都用“我能怎么办啊?我也很无奈啊!”来搪塞过去,因为每次我搪塞的时候,好像都能感受到亲爸呼之欲出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交了四年的学费都干了嘛?
我简单搪塞,是因为没有办法用简单几句话去解释教育这个大问题,每次零零散散的交流到后来就变成了互怼。而另外一方面,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让他们满意,如果要划分阵营,我并不是帮家长说话的。
其实教育不应该全是学校的责任,不应该是辅导老师的责任,更不应该是杨永信的责任,作为个体成年前呆的最久的原生家庭,才是对人成长影响最大的。 “如何教育”应该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开始教育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所有世俗的期望,也就是类似于,希望孩子以后有多大成就,希望他能做什么工作,希望他以后赚多少钱等等。
人类其实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当个体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得以自由探索的时候,他就能成长为一个能对自己负责的独立个体,并且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必定有价值评价的过程,我们所愿意自主去做的一定是我们所认为的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自己饿了,我自然愿意去找东西吃,找东西这一个行为就是自己认为的有价值的行为,它填饱了自己的肚子,给自己提供能量。
而人类是群居动物,人类文明发展逐步形成了我们生存的社会,所以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改变自己的本能,学习规章制度去适应社会,我们称之为社会化。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另外一种价值评价,即建立在别人的评价基础上的一种评价,叫做价值条件化。比如自己并不饿,但是父母在喊自己吃饭,如果现在不吃,父母不会满足,自己就得不到好评和赞赏,于是在价值条件化的驱使下,我们去吃饭了。吃饭这个行为对自己来说唯一的意义可能就是满足父母的需要,得到父母的赞赏。
在这里引入一个“自我”的概念,即对自己的认识,把自我划分为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理想自我就是,自己应该是怎样的。真实自我就是自己是怎样的。
我们所处的环境提供了我们成长的经验,这些经验其实就是条件化的价值评价。我们一出生,就被身边人的各种期望包围着,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内化这些期望,形成了理想自我。
然而人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通过自己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独特的自我,我们根据内心的声音,自己的喜好,来驱动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真实自我。
还是以吃饭为例,一日三餐定点吃饭是我们社会化的结果,也就是价值条件要求我们所做的,再换句话说,就是理想自我所做的。而真实自我到了固定时间并不饿,从生物本能的角度讲这个时候并不需要吃饭,这个时候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就产生了冲突。
当然由吃饭这种小事引起的冲突并不难克服,不妨换个例子。在医院门诊接过一个抑郁症的病人,她家境良好成绩优秀,一路绿灯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根据病人自述,她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父母给了她很好的教育,她也很争气,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了一家国企,但是慢慢的她觉得自己一直在努力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她没有兴趣爱好,没有自己的理想,只是按照父母的期望,每天按步就班,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这个病人的真实自我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她一直压抑自己的真实自我,向理想自我妥协。
这类病有另一个名字叫“空心病”,在这类病人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压抑真实的自我而获得父母长辈或外界的赞赏,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妥协压抑成了习惯,而当他们肩负的期望越来越高,已经没有办法回头去叛逆时,就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当外界期望与自身期望有冲突时,有些人通过见缝插针的游戏来调节,有些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堕落来弥补,而有些人,一退再退,最终将精神压垮。
看到这里,我觉得如果孩子在叛逆期叛逆了,或许家长应该庆幸。他们在还有回头路时选择了反抗,而不是压抑成疾病。
通过价值条件化,我们形成了理想自我。通过价值评价,我们形成了真实自我。既然二者都是“自我”,那么二者势必要和谐。而当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体就不会有满足感,或许是压抑真实自我,努力装好学生迎合家长,或许是与理想自我撕破脸,彻底放飞自我。彻底放飞自我后他们更有可能跟那些同样叛逆的孩子在一起玩,在那个群体各自能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时候为了加大反抗的力量,他们甚至会违反自己的内部价值评价。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不管是爆发还是灭亡,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两败俱伤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种冲突扼杀在摇篮里,能在一开始的教育里给孩子提供完善的环境,让他做到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的和谐。
社会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在这场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恶战中,教育者不可能做到完全避免条件化的价值评价,也就是说,不可能做到对孩子毫无约束。我们说,考虑任何事情都需要考虑度,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程度,否则就容易走极端。在这个意义上,或许我们需要设个底线,比如不杀人放火,不违法乱纪,而在这个底线之上,就可以保证自由。
尊重孩子的真实自我,让他自由探索。有人问过,如此放任自流孩子会不会堕落。这个问题本身有两个问题,第一,我对放任自流的理解是不管不顾,如果真的是需要不管不顾,那么“教育”也太容易了。第二,家长对堕落的定义是什么?月薪不高?工作不好?学历太低?仔细想想,这个“堕落”其实就是建立在外界期望基础上的,是条件化的价值评价。没有人生来就想追求高薪高学历,这些社会化只应该是个体在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副产品。
或许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当一个人能获得安全感并能自由地探索时,他的潜能是巨大的。
把原理讲清楚了,希望家长能对自己的孩子成长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孩子将要踩到底线时承担起作为家长的责任,要认识到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而不是责骂,或者感到委屈,或者直接把孩子送到杨永信那里。
现代教育理念有很多,也很先进,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其实都是出于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特性,而这些,大概归纳到一下几点。
第一点,共情,简单讲,就是理解。进入孩子的参考框架和角度想问题,切身地感受孩子所经历的情感和思绪,并将自己的理解传递给他。在共情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投射的问题,也就是说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别人身上,这非常粗暴。比如自己喜欢吃海鲜就潜意识地认为别人也爱吃。孩子若能感受到家长正确的共情,就会更愿意与家长沟通,交流心事与想法,拉进亲子距离。
第二点,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善于发现孩子行为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并通过鼓励,表扬,将这些积极因素反馈给孩子。而不能根据孩子行为的好坏结果去表扬和批评孩子。打游戏需要手眼协调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逃课的背后是敢于打破常规制度的勇气,这些积极因素都需要家长大胆地发掘。这样孩子才能对事物形成更高的内部动机,不会被一时的挫败打倒,更能愈战愈勇。
第三点,尊重,简单讲就是接纳。尊重并不是口头上的客气礼貌,而是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接纳他们的感受和需求,选择,人格等。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不值一提,他们的选择不够正确,他们应该按家长想要的方式去做事,家长就应该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和左右孩子。孩子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就会有更多的空间去自由探索,更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能多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有自己的思想和内涵。
第四点,真诚,简单讲就是诚实。言行一致,不虚伪,不做作,以身作则。不需要费尽心思扮演十全十美的父母,也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可以隐藏自己的感受,更不需要通过欺骗让孩子活在幻想虚假美好的世界里。这样,孩子才能勇敢正面自己,正面环境,正面人生,并积极解决问题。
第五点,热情,简单讲就是爱与关切。是一种关爱,稳定的支持,更是一种保障。通过给予安全的物质保障,从而形成稳定的情感联系。热情是需要建立在前四个基础之上的:共情,尊重,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他们对我很好,给我做了一桌子的饭菜,但是他们不知道,我只是需要喝一杯水”,这就是缺乏共情;如果此时父母坚持忽略孩子的感受并要求孩子吃完,那就是缺乏尊重;如果此时父母态度是不好好吃完饭就批评教育,那就是缺乏无条件积极关注;如果父母说不好好吃饭就会变笨而自己却不按时吃饭,那就是缺乏真诚。我相信大部分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也确实能做到热情投入,可是又有多少是有效的?或许我们想想冬天被爸妈逼着穿秋裤的经历,就能明白这种“被投射”有多么的无奈了。
要做到以上五点确实很不容易,因为家长已经内化了外在的价值评价,而孩子,当他有了一定的内省能力以后,必然会对自己是谁,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产生思考,而这个时候也是最动荡的时候,因为他们需要对已经存在的冲突进行整合,选择是灭亡,还是爆发。
而青春期正是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内省能力高速发展的时候,因此青春期也是个体最动荡的时期,而每个人的青春期并非都是可观察到的动荡,即打架斗殴,跟父母吵架,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孩子幼年期与孩子缺乏情感联系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更容易出现上述的情况。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将心比心,在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从小不曾给过你情感支持和理解的人,似乎并没有什么立场可以指指点点。而当这个人突然强力然介入,个体可能只会出现更强烈的反抗。
每一个家长都当过孩子,或许想想自己小时候,就能对自己的孩子多些感同身受。
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教养,更不是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