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邹憬、王盛元《论语通解》为通解,综合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新编诸子集成之《论语集释》,南怀瑾《论语别裁》,《四书章句集注》
原文:
五: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七: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八: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通解:
五:孟懿子问何为孝,孔子说:“不违背礼为孝。” 一天,樊迟给孔子赶车,孔子告诉他:“孟懿子问我何为孝,我对他说,不违背礼为孝。”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应以礼侍奉他们;他们去世后,应以礼予以安葬,以礼祭祀他们。”
六: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让父母亲只为子女的疾病担心。”
七: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今所说的孝,是只要能养活父母就可以了。即使是犬马都能得到人的饲养,若对父母不尊敬,那养活父母同饲养犬马又有何区别呢?”
八:子夏问何为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每次都能露出和气的脸色是件难事。有事要做时,子女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受,这样做就能认为是孝吗?”
笔记:
孝,古字为(上“爻”下“子”)。从爻,从子,效也。爻:天地万物变动、生生不息(的规律)。
这里孔子连续说了“孝”的四个要求,或者是是表现。
为什么说为政要说孝?很简单,从周以下,除了唯法是从的秦以外,几乎每个朝代都是标榜以孝治天下——孝是治理天下的一个手段,一个基本要求!
汉晋之间,有不少青史留名的名臣是“孝廉”出身。查查历代君主皇帝的谥号,即使如汉献帝、唐僖宗、明武宗(游龙戏凤中的正德)、还有嘉靖、万历这些史书上出了名的无能、荒唐皇帝,谥号中都有一个“孝”。
谥法: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大虑行节曰孝;慈惠爱民曰孝;慈爱忘劳曰孝;从命不违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义安仁曰孝;几谏不倦曰孝;姻睦其党曰孝;博于备养曰孝;敬慎所安曰孝;尊仁爱义曰孝;能养能恭曰孝;干蛊用誉曰孝;继志成事曰孝;践修世德曰孝;丕承先志曰孝;博施被物曰孝;教刑四海曰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亲曰孝;富贵不骄曰孝;德加百姓曰孝;徽音克嗣曰孝。
虽然孝在谥号中用的很滥,但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社会基本道德要求。
这里孔子针对不同的人,对孝做了四种不同的解释。
《四书章句》:程子曰:「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对孟懿子,说无违。违,《论语译注》:“……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为什么要对孟懿子说“无违”?孔子曾在鲁国当政,其时正是三桓架空公室的时期。孔子搞了个堕三都行动,就是为了打击三桓势力。孟懿子正是“三桓”之一的孟氏。对于三桓横行鲁国,架空公室的违背德礼的行为,孟懿子来问孝,孔子自然会用“无违”来回答。孟懿子这算是自取其辱了。
不过奇怪的是,为什么孔子会对樊迟做这番解释?樊迟兴趣广泛,除学道德、文章,还曾向孔子问“学稼”和“学为圃”,受到孔子“小人哉”的斥责。从各种资料看,樊迟虽然跟随孔子学习,但是他的兴趣爱好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务实的务农为圃这些孔子认为的鄙事,因为孔子本身就“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嘛。可能樊迟反应比较慢,但是也是内秀之才,所以,后世才会将其尊为“樊子”。孔子应该也看到了樊迟的钝慢内秀,因此虽然气急了也骂他“小人”,但是实际上对他还是寄予厚望的,所以在这里才跟他说孝,而且,这里说的孝不是具体的行为,而是孝的总纲!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跟樊迟解释孝,是“打丫头骂小姐”,认为孟懿子理解不了“无违”的意思,希望樊迟传话给孟懿子,只怕有点太小看孔子,太小看樊迟了。孟懿子作为三桓世家之主,孔子这么明显得话,甚至是赤裸裸的讽刺,他哪里会不明白?
孟武伯,没有更多的资料说明他的经历,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这么告诉他,是想让他关心民间疾苦,不要干出“何不食肉糜?”的蠢事来,做一个合格的家主,做一个鲁国有用的大臣。这倒是不错。可能当时孟武伯有点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孟懿子多次向孔子透露过对这个儿子的失望和抱怨吧。虽然孔子认为作为三桓之一的孟懿子是”违“,但是从朋友和角度上,孔子还是劝孟武伯让他爹省省心,好好干事。
因孝比出犬马之养,这里孔子对子游的责备已经是很严厉了。可能子游不管是因为经商还是游学传道或者是做官,都是常年在外,极少回家,都是每个月寄钱回家给父母用。这里孔子就说了,让父母吃喝不愁就是孝了,那狗还知道往家里拉根骨头,马也会衔把草回厩呢。真正对父母的孝还得回家看看啊!
子夏可能是一个比较孤傲的急性子,因此虽然伺候在父母身边,但是脾气上来了,可能也会在父母面前拉长个大脸。因此,这里孔子也对子夏做了批评。
这里孔子对不同的人对孝做了不同的解释,有总纲,有细则,可见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其实,孝,终归是个“效”,也就是效法,模仿。也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对待尊长。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本上这个孝也就有个大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