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1 张娜
《是谁嗯嗯在我我头上》封面小鼹鼠匆匆往前跑,四处张望的眼神,配上头顶这帽子一样的嗯嗯,真是让人联想不已,特别容易吸引孩子眼球。当妈后才知道幼儿本身对粑粑,尿之类也有多大的好奇心,虽然这同《呀,屁股》一样,又是孩子喜欢大人却避讳的话题。
感谢朋友邀请,去他们家给孩子们讲绘本,孩子的年龄在 1岁7个月到3岁半,选这一册绘本是在适合不过。
我带了两桶彩泥,先跟孩子们聊了一个关于粑粑的话题,问他们看过一些什么样的粑粑,然后拿彩泥捏一捏,配着绘本的各种咋呼的动作和表情,加上朋友的倾情表演,孩子们跟着直接往自己头上和妈妈头上“拉”粑粑。
孩子们看似都在玩彩泥,其实他们也很注意观察,不同动物的不同种类的粑粑,让他们一边听绘本,由妈妈一边带孩子捏出不同形状。
对于这个小年龄的孩子来说,一边玩一边讲绘本似乎更可以抓住他们的专注力。
故事开始了:
有一天,小鼹鼠从地下伸出头来,开心的迎着阳光说:“哇,天气真好。”
这时候,事情发生了!
(一条长长的,好像香肠似的“嗯嗯”掉下来,糟糕的是,它正好掉在小鼹鼠的头上。)
小鼹鼠气的大叫:“搞什么嘛!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有一个影子闪过去,但是小鼹鼠的视力不好,看不清楚到底是谁。)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一只鸽子飞过来,小鼹鼠问她:是不是你嗯嗯在我头上?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的。”
(鸽子说完,一团又白又湿的嗯嗯,就掉在小鼹鼠脚边了!)
.....................
于是有了小鼹鼠去寻找的过程,他一路遇见鸽子,吃草的马,野兔,羊.....最后在蚊子的帮助下,找到了“真正的肇事者”,原来是一只正在打瞌睡的大狗,更滑稽的是,小鼹鼠“噗嗤”一声,一粒小小、嘿嘿的嗯嗯掉下来,正好掉在大狗的头上,然后小鼹鼠就回地下去了。
小鼹鼠执着寻找“肇事者”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一只可爱,又善于思考与观察,以及坚持寻求答案,甚至是不大目标不罢休的小鼹鼠。绘本的标亦是贯穿整个绘本的问题,同孩子一起带着问题读绘本,找答案,看似无厘头的绘本,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寻找和探索的游戏。
最后,我和朋友一个讲,一个表演,带孩子们玩绘本《蹦》。奶奶看着欢乐的孩子们都忍不住多拍了几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