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奶"和"蜜"

[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8年6月25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311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晨,送娃上学。

由于昨晚带着雅贝贝去看望一个不幸被心理疾病困扰着的学生,回家已经十点多了。故而,今晨,牛听听唱了二十分钟的英语童谣后,雅贝贝才起床。显而易见,她只能选择在家吃早餐。我不愠不恼地看着她慢悠悠地吃饭,穿鞋,整理书包。默不作声陪伴她出门。

临出门,我照样是手拿诗歌准备共读共背的。谁知,今天娃儿跟我提出请求:妈妈,今天早上我们不读诗歌好吗?我想您跟我说说说昨晚上那个抱着您哭的大哥哥的病。

听到这个,我原本欢愉的心就像被雨淋湿了翅膀的鸟儿,沉重起来,再不能飞翔。

我轻声叹息:这个大哥哥也是妈妈四年前教过的学生。那时,在妈妈的课堂上,他是那么活泼、机警,思维能力强,聪慧有加。以至于,妈妈上课很少记住别的学生的名字,但一直对他的名字念念不忘。

但,昨天你看到了,这个大哥哥见到妈妈很激动,他多次拥抱着妈妈,哭啊哭。

娃:妈妈,我不明白, 那个大哥哥为何会一直抱着你哭?

我:哥哥病了啊!但清醒的时候,他又明白自己病了,所以,他就会很痛苦很内疚。

娃:妈妈,哥哥为什么会病呢?还有,每次我去你咨询室,为什么总看到找你咨询的哥哥姐姐们哭呢?

我:可能,那些哥哥姐姐们觉得自己不幸福不快乐。

娃:妈妈,那些哥哥姐姐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快乐不幸福呢?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幸福得想要飞起来呢?

说着,娃就就咯咯大笑,做小鸟在天空飞翔状。我的心也由阴转晴,欢喜地看着这小姑娘愉悦地享受着这童年的美好。

我紧紧拉着她的柔柔的小手,说:一个人会觉得自己不快乐,可能有很多种原因。但其中有一种,一定是他总是盯着生活里那些阴暗的、坏的、让人痛苦的、不如意的、自己没有的………那些东西看。

你知道的,如果一个人总是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那他一定会很痛苦。

比如,你知道妈妈总是要求你和妈妈一起做到永不抱怨。但是你知道,一个人要做到这个,是很难的。只有一个总是盯着生活中的美好的一面、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人,才会做到永不抱怨。

娃:妈妈,今年你有一次没有做到不抱怨,那一次我还提醒你了。

说到那一次,我就忙不迭地道歉:是的,那次妈妈确实是抱怨了,不过,后来经你提醒,妈妈改正了。现在,那件事过去几个月了,你是不是都没有听到妈妈抱怨了?

娃点头:我真为有一个你这样的妈妈自豪。是因为这样,你才天天开心的吧!

我:嗯,妈妈就是天天盯着自己拥有的东西。比如说,妈妈有一个你这样善解人意、活泼可爱的宝贝,妈妈觉得很幸福。虽然只有你一个,可有一个就足够好了。

娃:妈妈,你还有那么多的尊敬你的学生呢。这也是很幸福的。

我:是的。妈妈还有那么多的家长朋友呢。

娃忙不迭插嘴:妈妈,那些家长还老是说,遇见您,他们好幸运呢。您生病,他们都给您寄药来治病。

我:是啊,所以,妈妈拥有很多很多。还比如,妈妈有爸爸,妈妈还拥有几千本书,妈妈还有很多很多好朋友,如肖阿姨,飞妈妈,陈妈妈……妈妈还有妈妈的妈妈爸爸,兄弟姐妹,同事……

娃紧攥我的手。

我:其实,妈妈不仅拥有这些。妈妈还拥有清风明月,还拥有大自然的每一片树叶,每一颗大树,拥有空气,拥有能够自由行走的双腿,拥有可以虽然近视但还能读书写作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眼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娃:妈妈,那你还拥有好多好多呢,比如,能听到音乐和你最喜欢的宋词的耳朵,能说话的嘴巴,能做饭的手……

我大笑:对啊,我的耳朵不仅能听到音乐和宋词,更能听到你喊妈妈的声音,你对妈妈说的你爱我的话语,那才是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呢。

娃欢欣鼓舞起来。那么骄傲,那么娇羞。

我问:雅,那你觉得你为什么幸福呢?

娃:妈妈,您都觉得您幸福,那我更要觉得自己幸福啊!您看,首先,我有一个咨询师妈妈,她天天给我读书,您有一次在书店做讲座时不是说嘛,尽管别人有一箱箱珠宝和黄金,可他们谁都没有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个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段话是我2016年带着她在西西弗书店做讲座时说的,从此她就永远记住了)。

我心头温热。感动于娃的幸福。

娃:我也有很多人爱,比您还多呢。妈妈,老爸爸(总喜欢这样称呼她爸),老公公老婆婆,姨妈,兰姐,璐姐,娜姐,还有您的学生们呢,100多个………

我还有很多很多好朋友呢。妈妈,您还记得吗?我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是班上好朋友最多的人,都有13个人说我是她们最好的朋友呢。

说起这个往事,娃满是自豪。我对她竖起大拇指:确实,你的朋友真多。妈妈为你骄傲。

我:所以,你拥有这么多的人的友谊和爱,你是个幸福的小孩。其实,你还拥有很多很多,比如,上帝给了你特别柔韧的身体,让你不仅健康,还拥有跳舞的天赋;也给了你能自由行走的脚,还有不仅能吃饭还能说话唱歌的嘴巴;还有一双拥有那么好的视力的眼睛,可以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娃:妈妈,不仅你可以用你的眼睛看花看树看蓝天白云,我也可以。这也是我拥有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大自然,确实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呢。只是,有些人忘记了,他天天盯着别人有的,他没有的。而妈妈和你,就天天盯着自己拥有的,觉得上帝对我们已经是最好最好的了。贝儿,你说是不是?

娃鸡啄米似的点头,幸福的花儿在她心底盛开。

照例,娃进校门,我回家于窗外大树摇曳多姿的浓荫下的书房欢欣着阅读码字。太阳底下无新事,生活向来波澜不惊。

我又洗好一盆由远方陌生的简书朋友寄来的新鲜杨梅,读一会书,品一颗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在这样的平淡如水中,幸福浓浓四溢。

想必,教室里,娃儿想起早上娘儿俩的对话,会情不自禁笑出声来:就算生活不能尽如她意,但她,经由教哲学和心理学的妈妈的引导,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她毫无疑问是幸福的娃儿。她正畅享着生命的幸福的甘露,茁壮成长。

我,带着满满的幸福感端坐书桌前品书,正好翻到犹太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一书讲母爱的部分。弗洛姆说,对幼儿生命的肯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必须关心幼儿并对其成长负有责任,以维护和发展弱小生命;另一方面则超出了维护生命的范围,那就是要使孩子热爱生活,要使她感到:活着是多么好!当一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有多么好!在这个世界活着有多么好!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再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能如犹太民族那般让人感叹唏嘘,让人热血沸腾,让人心海起伏难平,让人为他们不屈不饶,百折不回的坚强泪湿纸背!

但,纵观几千年的犹太民族史,最大的感慨是,公元79年就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而后一直在世界各地流浪近2000年的犹太民族,之所以能在1948年重建家园,是因为上帝许诺给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以最深切的希望:迦南,他们的故乡,那是一个"流着奶和蜜"的地方。那里,是所有犹太民族精神的故园和圣地。回到耶路撒冷,回到这个圣地去,是一代又一代犹太人终生的梦想,是他们历经劫难依然痴心向往的地方。因为,那是跟他们缔约的上帝亲许给他们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其实,这个圣地,也可以视为人类的母亲所提供给所有孩子的精神家园。因为,土地,一直是母亲的象征。而,这块梦想中的土地的迷人之处,是因为,它既流着"奶",又拥有"蜜"。

"奶",是供孩子身体成长的,是让孩子能长大成人必不可少的物质的食粮。而"蜜",就像弗洛姆所言:"蜂蜜则象征着生命的甘美,对生命的爱和活在世上的幸福。"

世上的母亲,都能提供给孩子以"奶",这几乎是母爱的本能,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的:只要他是她的孩子,他因她而来。但,能提供给孩子"蜜"的母亲,则微乎其微。因为,这对于一个母亲心性的要求是极高的。首要的,是这个母亲必然自己要能感受到生活如"蜜"。否则,自己没有的东西,自己都感受不到的东西,如何赋予孩子?

弗洛姆说,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怎样高估都不为过: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恐惧都具有传染性,两者都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嗯,我早已用我每日的欢笑和辛勤的汗水,用我不屈不挠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告诉了我的孩子和弟子:我们拥有甚多,失去的仅是微毫。活着很美好,生命很宝贵,努力的人生值得过!

我祈望,在面见上帝的那一天,我能面无羞惭的告诉上帝他老人家:感谢您让我生而为人,让我尽享人世欢愉。我已完成您交付给我的使命:作为母亲和师者,我不仅供给我的孩子和弟子以"奶",也给予他们以宝贵的"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