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才女,有一个人似乎无法绕开,那就是陆小曼。
胡适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陆小曼是北京城里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从这句话大概可以看出那时候她的风头。当时,北京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经常举行舞会,但是如果有哪一天‘’舞池女神‘’陆小曼没有光临,大家都觉得索然无味。男女嘉宾们都想一睹她的迷人风采,她也越发显得仪态大方,风情万种。
话说1926年的北京城有一个婚礼曾经轰动一时,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这就是京城名媛陆小曼和风流才子徐志摩的婚礼。他们当时能走到一起着实不易,因为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非常不愿意他们两人结婚的。为此,他提出来三个条件:
第一、结婚费用自理,家里概不负责。
第二、婚礼必须由胡适作介绍人,由梁启超征婚,否则不予承认。
第三、结婚后必须南归(回浙江老家),安分守己过日子。
当初徐志摩要和陆小曼结婚,好不容易过了她的丈夫王赓的关,徐申如还必须让前儿媳张幼仪同意才肯松口,这些难关都已然过了,对于这不太难的三个条件,徐志摩当然全部答应。
社会名流的婚礼肯定有很多大咖光临!胡适之介绍人、梁启超征婚、金岳霖作伴郎、陈寅恪和赵元任等也悉数到场。来自天南海北的名家大师汇集北海,议论纷纷。有的说他们冲破封建礼教,为了爱情走到了一起,郎才女貌,实在是天作之合;也有人说他们一个是抛妻别子的‘’负心汉‘’、一个是红杏出墙的‘’交际女‘’,虽说结婚了也有伤风化,不成体统。
可谁也没曾想到这会是一场尴尬至极的婚礼。
梁启超是个十分严谨的人,他虽说喜欢徐志摩这个学生,但是当初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他就曾竭力反对,现在他又爱上有夫之妇陆小曼并最终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更是让他不能接受。开始,他是坚决拒绝来替他们征婚的,但是经不住胡适他们一再好言相劝,他才勉强同意。但是,他觉得自己得把要说的话说了。
轮到征婚人致辞了,梁启超缓缓起身,表情严肃地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必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众人闻听此言,都面面相觑,惊讶不已,徐志摩更是面红耳赤,汗都下来了。
梁先生并不罢休,接着说:‘’徐志摩、陆小曼,你们听着!你们都是结过婚又离婚的,都是过来人了。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以后要痛知悔悟,希望你们不要再一次成为过来人。我作为徐志摩的先生—假如你还认我做先生的话,又作为今天婚礼的证婚人,我送你们一句话,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徐志摩面脸羞愧,陆小曼也是脸色煞白,冷汗直冒。徐志摩上前央求到:‘’先生不要再讲了,顾全一点弟子的面子吧!‘’
后来梁先生在一封信中这样解释这个事情:‘’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替徐志摩征婚。他的新妇是王赓的夫人。与志摩爱上才和王赓离婚,实在是不道德至极。志摩找到这样的人做伴侣,怕将来的痛苦会接踵而至。所以不惜声色俱厉地予以当头棒喝,盼能有所觉悟,免得将来把志摩弄死。我在结婚礼堂上大大地予以教训,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不失色,此恐为中外古今未闻之婚礼也!‘’
在梁启超先生的眼里,红杏出墙的陆小曼是道德低下之人,而在胡适之先生的眼里,她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线。那么这个陆小曼有着怎样的来头呢?
陆小曼的祖籍在江苏常州。她的祖父因为逃避‘’长毛之乱‘’(太平天国起义)迁居上海。陆小曼的父亲叫陆子福,因为聪慧异常,每考必中,后来改名叫陆定。陆定是晚清举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同盟会。后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司长等职多年,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陆小曼的母亲叫吴曼华,其祖上曾做过江西巡抚。她多才多艺,有较深的古文功底,还擅长手工笔画,陆小曼的绘画特长受她的母亲影响颇深。
陆小曼童年时代是在上海的幼稚园度过的。6岁的时候随着母亲到北京和父亲一起生活,7岁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9岁到14岁,在北京女子中学学习。15岁,转入北京圣心学堂。陆定专门为她请了一名英国女教师教授她英文。陆小曼聪明又勤奋,十六、七岁的她已经熟练掌握英、法两国语言,又弹得一手好钢琴,绘画也特别好。她不仅才华出众,而且长得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真乃‘’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她曾被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担任中外佳宾的口译,她从容淡定的表现使得她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扬她性格兼容了上海姑娘的活泼和北京姑娘的端庄,使得她魅力十足,每次外出,她身后都会跟着十来个追求者,有的替她拎包,有的替她拿外套。而她则高傲的像个美丽的天鹅,对这些癞蛤蟆不屑一顾。
1922年,十九岁的陆小曼离开了学校。此时的她越发婀娜多姿,楚楚动人。此时,家里人做主让她与王赓订婚了。
王赓,江苏无锡人,大陆小曼8岁。他清华毕业以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后进入美国西点军校,他以第十名的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回国,他的同学当中有后来著名的艾森豪威尔。
陆家人相中了这位相貌堂堂的青年才俊,把如花似玉的陆小曼许配给了他。他们两人在1922年结婚。
婚后不久,陆小曼就发现他和王赓在性情和爱好上差别很大,心高气傲的她因此郁郁寡欢。
1923年,不到30岁的王赓被任命为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同年晋升为陆军少将。
1924年,他转任哈尔滨警厅厅长,他要求妻子随他一起去哈尔滨任职。陆小曼于是随同前往。陆小曼的到来让当时的哈尔滨掀起了一股狂热之风,大街小巷都张贴着关于她的海报。但是,陆小曼不习惯那里的生活,不久就又回到北京的娘家居住。由于两地分居,两个人的感情越发淡漠。
有一次在上海,唐瑛(上海名媛,当时有‘’南唐北陆‘’之说)邀请他们夫妇吃饭。王赓公务繁忙,没空参加,就嘱咐陆小曼不要单独和她们外出跳舞。所以当她们约她出去跳舞时,陆小曼就没有爽快的答应,谁知道被这些女人嘲笑说她怕王赓,还拉着她出门。可碰巧这个时候王赓的车驶到了门口,看到陆小曼不听他的话私自外出,他气得满脸通红,呵斥到:‘’你这人还是不是人,说定了的话都不作数。‘’一向骄傲的陆小曼在众人面前丢了脸,又气又恨。第二天就找到母亲,要求回北京娘家,坚决不在王家了。到了北京以后,陆定听说陆小曼在上海被当众辱骂,也非常生气。支持女儿的行为,而她的母亲则坚决不同意陆小曼离开王家,为此家庭也有了隔阂。
来说说此时的徐志摩。
徐志摩和王赓都是梁启超的学生。他和陆小曼是在舞会上认识的。徐志摩自从认识林徽因以后,非常痴迷。1922年徐志摩和结发妻子张幼仪在柏林离婚专心追求林徽因,但是林徽因经过反复衡量,最后还是决定和准丈夫梁思成一起赴美国求学,徐志摩心情真是沮丧到了极点。
此时徐志摩和陆小曼,一个是风流才子,风度翩翩,一个是名门闺秀,风姿绰约。加上两个人都处于感情饥荒期,所以恰似干柴遇烈火,爱情之火不久就在这两人之间熊熊燃烧起来,徐志摩遂成了王府的常客。
王赓工作非常繁忙,他热衷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所以每当这个时候,当陆小曼想出去玩时,他总说:‘’让志摩陪你去吧!‘’
徐志摩此时的角色就是邻居老王。
徐志摩求之不得。在王赓的首肯下,他们一起游长城、逛故宫、去西山看红叶,陆小曼要啥徐志摩都陪着,喝茶、跳舞、看戏、打牌,陆小曼喜欢画画,徐志摩就投其所好,给她找北京绘画的名家,所有这些,都让陆小曼觉得她和徐志摩在一起才获得了真正的幸福,而徐志摩也有同样的感觉。
作为激情洋溢的大诗人,徐志摩在于陆小曼擦出火花以后留下了很多美丽的诗篇,比如《花的快乐处》、《春的投生》,还有那首著名的《翡冷翠的一夜》。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脑。
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
怯冷冷的在风前抖擞,一瓣,
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变了泥倒干净
这半死不活的才叫做受罪……
看着寒伧,累赘,叫人白眼——
天呀,你何苦来……
我可忘不了你,那天你来,
就比如黑暗的前途见了光彩……
你是我的先生,我爱,我的恩人,
你教给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爱,
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
没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
你摸摸我的心,它这下跳得多快;
再摸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黑
看不见。爱,我气都喘不过来了,
别亲我了,我受不了这烈火似的活,
这阵子我的灵魂就像是火砖上的
熟铁,在爱的锤子下,砸,砸,火化
四散的飞洒,我晕了,抱着我。
爱,就让我在这儿清净的园内,
闭着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
…………
《翡冷翠的一夜》是一首挺长的诗,我读书时候就很喜欢这首,此刻我很想把它全文摘录下来!真的是充满了激情,真是似火一样的炽热,写的太好了!
徐志摩对陆小曼说:‘’我的诗魂的滋养全得靠你,你得抱着我的诗魂像母亲抱孩子似的,他冷了你得给他穿,他饿了你得喂他食,有你的爱他就不愁饿不怕冻,有你的爱他就有命‘’。
他们两人相爱了,可是怎么才能永远在一起呢?困难太多太多了,但是他们走的很坚定。后续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