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关系的维系,一定是你情我愿,相互体谅,所有勉强自己的行为,都坚持不了太久。"
——晚情《令你为难的事,越早拒绝越好》
人情世故,人际交往这些话题,从我们记事开始,就一直在被教育着。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总会被告知:要会处事。即便是让我们很为难的事情,就算我们内心是多么排斥的事情,在人情世故面前,我们很多时候不得不强装笑颜的去面对、去迎合、去接受。
今天读的文章观点挺有意思,作者告诉我们,如果一开始就觉得很为难的事情,最好是越早拒绝越好。其实仔细想来不无道理,我们经常会后悔很多事情,其中就包括了后悔最开始没有果断拒绝。
人是群居动物,而群居就不得不面临“维系关系”的问题。有些关系,是我们可以选择的,而又有太多的关系不是随着我们自己的意愿改变的。关系维系就成了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还是永久性课题。
我以前认识一个人,为人非常阔气,不管是跟谁一起去吃饭,都是他埋单。所有他身边的同事,对他的为人处世方面评价都是极高的。因而他的同事们都形成了一个习惯,只要跟他一起去吃饭,都不会主动埋单。有一次,他单独跟我一起吃饭,喝了些酒,就开始谈论起了关于他埋单的事情。
他跟我说:“说实话,其实并不是我很有钱才每次都埋单的。跟同事一起去吃饭,总要客气一下的。刚开始几次,我埋单没啥。但是大家形成了一种惯性,只要是跟我一起去吃饭,总让我埋单。老实说,我现在都害怕跟他们一起出去吃饭了。但我又不能自己带便当到公司,怕别人觉得我是刻意不请他们吃饭的。”
然后我问他,为什么不提出来AA制呢?他说,不好意思。那次吃饭,我去把单结了,并告诉他,其实我也不喜欢总是别人埋单。
我一直在想,像这位朋友这种情况,其实还挺常见的。抛开那种确实很有钱,又喜欢装阔的人群,如果一开始很为难的时候就提出AA制,其实大家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反而每次都是你请客,突然有一天你不埋单了,告诉大家AA制时,可能还会引起大家心里的不满。
延伸来说,就好比做事业一样。我认识很多人,家里有着还算不错的家族事业,但却在外面打工。如果他们回自己家里做事,不仅不会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还能比打工挣得更多。我想大概就是他们觉得在家里做事情会很为难吧,所以他们都原意在家族外的世界谋得自己的一份惬意和自然。
我有个朋友,家里开了十几年的店,生意还蛮不错。按照他最开始的计划,大学毕业之后便是要回去接手家里营生的,毕业之前还做了一系列的规划。毕业之后,就在他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他的哥哥回来了(他哥哥以前自己做生意,生意失败了)。虽然没有明说,但大概意思就是要回来接手家里的店面。我这位朋友便果断放弃了规划已久的经营计划,在另外一个城市找了一份还行的工作。至今没有回去管过家里的店。
虽然他们家里的情况我了解得不多,但我知道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必然是家里生意接手问题让他为难了。所以,在一开始,他就果断拒绝了去“争”店面经营权。
拒绝,其实是一种哲学。很多时候,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情。之前有个公司老板跟我聊天,说到他公司的采购部经理,经常虚报采购价格,还拿供应商的回扣。关键还做得明目张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我便问他,为什么不开除他呢?这个老板无奈的摇摇头,说:“他是我小舅子。”
听到他的回答,我也无奈的摇了摇头。如果这个老板,在他小舅子最开始出现违规行为的时候,就果断拒绝这种人在公司的任职,可能不会有现在的无可奈何感了吧。反而如果到了必须要开除他的时候,你再去开除了他,你将会被判定成“六亲不认”之人,感觉你将是“罪大恶极”、“冷血残忍”等等,远比刚开始就开除“罪孽”更深!
很多人认为,只要拒绝了父母的要求,就是不孝,从来不去辨别父母的要求是否合理;也有人认为,只要拒绝了朋友的要求,就是不讲情谊,从来不去思考这个要求是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还有人认为,只要拒绝了亲戚的要求,就是六亲不认,从来不去考虑这些人的要求是否正确。
于是,违心的去答应,去隐藏,去纵容,逼着自己去容忍,牺牲了自己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耐心,原本想维护的关系不但没有因此保住,反而快速消亡。
其实,会令你为难的人,本身也不见得有多在乎你,如果一件事,一开始就令你不舒服,那么,越早拒绝越好,拖到必须解决的那一刻,也许你反而成了“罪人”,也只能断尾求生了。
我是知阳,我在和你一起读书
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做点改变,也不枉此生。
关注“知阳读书”,和知阳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