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控制情绪冷静装作不知情,不要和客服发生争吵,也别去催对方,你要假装相信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迷惑对方,防止对方冻结账号。
2. 让对方看到你身上的价值,通过咨询客服的过程中,不经意的向客服吹嘘自己的经济实力。(往不差钱的方向面说,但要把握分寸)。以此来迷惑对方、之后你只要再输点出去, 是接近本金之后再提款,只要是人都会有贪念,利用对方想从你身上获取更大利益的心理从而达到提取目的。
3. 通过软件藏分的手段把分数化整为零。就是把号上的分用软件隐藏起来之后,过段时间再小额充值一点进去用以打开出款通道,然后再等段时间分批的提出,注意提款次数和提款金额要适当,一旦被发现账号就有可能被冻结。注意事项:保持冷静,不和客服争吵,防止号被冻结。稳住客服情绪,要让平台觉得你还在正常游戏。忽悠客服,适当装傻,假装经济雄厚。只要可以登陆,可以转换额度,剩下的交他,他将会帮你把损失挽回。
上海旭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诈骗公司,是骗子公司。核心解决方法:上海旭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App无法提现时,应保持冷静、收集证据,并通过合法途径(如投诉、维权)同时请及时与我们专业团队联

4、被骗可以联系内容上方蓝色文字链接有联系方式追回损失的金额,他的技术非常厉害!
如遇到诈骗:1.虚假兼职类.2.冒充客服类.3.招聘工作类.4.教育退费类5.招聘类6.快递骗局类7.约炮类8.结关交易类8打榜助力赚佣金.刷单类等等...可以联系我们追回损失。

揭露上海旭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取款陷阱:数据任务连环套背后的诈骗手法
引言:常熟网友的惨痛经历
近日,来自江苏常熟的多位网友反映,他们在上海旭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诺资产")运营的App中遭遇了无法提现的困境。据受害者描述,该公司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数据任务"诱导用户不断充值,却设置重重障碍阻止资金提取。这种新型金融诈骗手法已经让不少投资者血本无归,甚至有人因此背上沉重债务。本文将深入剖析旭诺资产的运营模式,揭露其背后的诈骗逻辑,并为受害者提供可行的维权建议。
旭诺资产的基本情况与运营模式
公司背景调查
上海旭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表面上看是一家正规的资产管理公司。其官方宣传资料声称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和"量化投资",通过App为用户提供"高收益理财服务"。然而,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该公司实际缴纳资本远低于注册资金,且经营范围中并不包含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业务资质。
高收益诱惑的运营策略
旭诺资产App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吸引用户:
1.夸张的收益率宣传:承诺月收益可达15%-30%,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
2.名人站台效应:伪造与知名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
3.初期小额兑现:新用户首次投资通常能顺利提现,建立信任
4.社交裂变奖励:鼓励用户拉人头发展下线,给予高额佣金
"数据任务"连环套的诈骗手法解析
第一环:入门任务与小额获利
用户注册后,会被引导完成所谓的"初级数据任务",通常包括:
-观看金融教育视频(实为洗脑宣传)
-填写风险评估问卷
-首次充值100-1000元不等
完成这些任务后,用户账户会显示可观的"收益",并能顺利提现。这一阶段旨在建立信任,为后续大额诈骗铺垫。
第二环:进阶任务与提现障碍
当用户尝到甜头加大投入后,系统会提示需要完成"进阶数据任务"才能继续操作。这些任务包括:
1.补仓任务:声称因市场波动,需要追加资金"平衡仓位"
2.流水任务:要求账户达到一定交易量才能解锁提现功能
3.联单任务:必须连续完成多个关联任务,中途放弃则前功尽弃
第三环:信用分系统与无限拖延
当用户完成一系列任务尝试提现时,系统又会设置新障碍:
-信用分不足:声称因"风控原因"需要提升信用分
-缴纳税费:要求支付所谓"个人所得税"或"手续费"
-系统维护:无限期拖延,声称银行通道升级或系统优化
诈骗心理学分析与受害者画像
精心设计的心理操控
旭诺资产的诈骗手法深谙行为心理学原理:
1.沉没成本效应:受害者因已投入大量资金不愿放弃
2.损失厌恶心理:害怕之前投入打水漂而继续加码
3.从众心理:伪造大量"成功提现"案例和用户好评
4.权威效应:假冒金融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指导"
典型受害者特征
通过对常熟地区受害者的调查发现,易受骗人群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年龄在35-55岁之间,有一定积蓄但金融知识不足
-通过社交媒体或熟人介绍接触该平台
-曾有过P2P或其他互联网金融投资经历
-初期获得过小额回报,对平台产生信任
法律分析与维权途径
平台行为的违法性认定
旭诺资产的运营模式涉嫌多项违法犯罪: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未经批准变相吸收资金
2.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财物
3.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通过发展下线获取收益
4.非法经营罪: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
受害者的维权步骤
1.证据固定:立即保存所有交易记录、聊天截图、合同文本
2.集体报案:联合其他受害者向常熟或上海经侦报案
3.资金追踪:通过银行流水查询资金去向,申请冻结
4.民事诉讼:对可查实的公司主体提起民事诉讼
5.媒体曝光:通过正规媒体扩大影响,引起监管部门重视
注意事项
-切勿相信"交钱解冻账户"等二次诈骗话术
-警惕所谓"维权律师"先收费后办事的骗局
-通过正规渠道如金融消费者保护热线12378咨询
防范建议与行业警示
对投资者的建议
1.收益率警惕:超过6%的理财产品要打问号,超过10%的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2.资质核查:通过证监会、银保监会官网查询机构资质
3.小额测试:新平台先用极少量资金测试提现功能
4.分散投资:不把所有资金投入单一平台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1.加强预警: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实时监测系统
2.联合惩戒:对失信企业和个人实施联合信用惩戒
3.投资者教育:开展社区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4.技术监管:运用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资金流动
结语:提高警惕,守护财产安全
上海旭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案例再次警示我们,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新型诈骗手法也在不断翻新。常熟网友的遭遇并非个案,全国各地类似的"资产管理"骗局层出不穷。作为投资者,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基本道理。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形成合力,共同打击金融诈骗行为,维护健康的金融环境。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已经遭遇此类骗局,请立即采取行动,及时止损并寻求法律帮助,切勿因羞于启齿而让诈骗者逍遥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