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如清泉流进我心窝……
走进“彩虹花晨读”每周三,周五的如期相约变得如此的美好!
意外的病毒休假和意外的气温骤降休课,让我们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拥有,更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今天是周五,又一个与彩虹花相约的日子,几次的自主学习我相信孩子们的意识,更相信他们的能力啦!昨晚只是把晨读链接发到家长群啦,期待孩子们今日的精彩!
我们真的很棒
踏进班级,孩子们都在忙活着,在干嘛?当然是在为晨读课做准备啦!黑板上:古诗,重点词语解释,参与学校、班级,人数,助教老师,一样不差!我笑着问:“谁布置的?”“杨思瑶!”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许,她呢?也许已经习惯了,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份内之事,不以为然的样子,不得不为她的担当点赞。
“今天谁来当我的助教呀?”话语一出,大家直接点名张宇涵,好,权利交给她,张宇涵领着大家复习了之前学过的古诗,可是总显得有些拘谨,为了不影响课堂效果我们让关雪娇继续助教,认真的她不但领大家复习背诵,还考他们说出诗意呢,真是位严师啊!
不愧为快手,担任抢麦任务的王磊又抢上麦了!虽说第十三,上麦大有希望噢!充满自信的我们随着张冬艳老师清脆的声音走进了今天的晨读课程。
这首词和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不仅仅是题目上的一字之差,内容上也是那么雷同噢!快细细感悟它们的异同吧!我们认真的听着,读着;用心的记着,感悟着……这次张老师不是以往一样领我们学习完毕再上麦展示,每学习一句都会点麦诵读,所以理解,赏析之后,我们很快就被叫上麦了,已经很有经验的我们接受上麦之后全体起立,静听读前面的班级诵读之后,响亮地读着: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意犹未尽,坐下后,班级助教关雪娇又领着大家不同形式的诵读,背诵。很快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就可以背诵了,单独背,集体背,我们各自展示起来。
二、感悟赏析不可少!
《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这两首词都是元曲中写秋的名篇,如此相似的古诗我们必须细思量一番,引导孩子们再次追根溯源。《天净沙.秋》是白朴的写秋作品,着重写“看”,即所看到的秋景;《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写秋作品,着重写“思”,即秋景带来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是由悲到喜,先描写很萧索的景色,再托以生机勃勃的景色,写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写的是游子背井离乡的羁旅之愁,感情惆怅而落寞.两首小令一首淡喜,一首浓悲。
三、细品两词悟不同
1.秋思,开篇连着三句,通过每句三个名词,即每行三个简单的事物描绘,最后点出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心情,由外及内,由物及我,既有由物转情转换的流畅,又有由情及物的淋漓,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好词; 秋也是写物,但是通篇没有一句写情,只是播放风景优美的秋天的画面,但是没有象秋思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配音,只是通过画面人观众自己去体会.
2.秋,在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上也和秋思有很大不同.同样是写秋景,秋思是从一开始通过几个细微事物的描写,感受作者内心的那份惆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近景,但是秋则是从远景“孤村落日残霞”到近景:“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然后又是远景“青山绿水”,然后又是近景“白草红叶黄花”.显示出秋的作者心情和秋思作者的心情还是有差别的。
3.色彩感的不同.秋思整首词里没有一个颜色的词,但是整体看确是灰色的;但是秋里面却有“青、绿、白、红、黄”等色彩,同样说明了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样。
4.情感宣泄的程度不同.秋思和秋相比,知道秋思的人是占多数的,这也说明了秋思这首词更被大家认同,其主要原因就是这首词通过白描的方式,描绘那些让人感觉昏冷幽暗的事物,来点出作者心里(其实也是所有普通人)对秋天的那种肃杀的悲冷,而情感上要欢快多的秋,在人带来的情感宣泄的撞击力上,要比秋思稍逊,所以大家更容易记住秋思.相同点就比较笼统了,都是描绘秋天景色;都运用了白描的写实手法;都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内心感受.天净沙.秋》写秋景.秋天是萧索的,作者先用了孤村、落日等六个描写景物的词,表达出来.跟著,用「飞鸿」句,把静寂的景物和活动的飞鸿联系起来,静中有动.最后用「青山」、「白草」两句,把美丽的秋景呈现在眼前,使人更觉得可爱!
四、诗配画诠释理解
时间总是这么匆匆,今天的两首诗对比分析时间长了些,耽误了诗配画的时间,我们只好利用课间休息和和午休时间完成诗配画啦,课间看着孩子们专心细致的在座位上涂涂画画,班级也因此少了以往吵闹的现象,就连最懒得动笔的梁佳振也总是能细细的在那画画啦,我的心里暗暗自喜一个晨读带给我的改变可真了不得啊!
四、背诵展示我能行!
诗人笔下有秋,我们眼中有秋,口中有秋,画中有秋。秋,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秋,让我们的晨读韵味十足!这不正是别具风采的“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