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论稿》读书笔记
作为《简书》历史学栏目的签约作者,因为俗务缠身好长时间没有给《简书》供稿了,实在是抱歉的不行。昨晚,终于参照着读完了唐长孺先生的《讲义三种》和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吕思勉先生的《两晋南北朝史》和万绳楠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将上述诸书的读书笔记汇总成文,权当交差。
魏晋以后,太史令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很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往往抱有主观神秘的态度,所以太史令颇有些像现在的仙婆神汉,要太史令来证明刘裕代晋是上天的旨意,显然是太合适不过了。
先是宋朝王公大臣登门陈请,后是太史令文建陈天符瑞,依然是东汉一百九十六年禅魏,魏四十六年禅晋,晋一百五十六年禅宋,而宋自永初立国至今已六十年,又是逢“六”。如此一来,结论自然是“天意”。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看到的最扎心的段子: 父亲75岁了。一天,窗外飞来只乌鸦。他问:“这是啥?”儿子说:“乌鸦。”过了一会,父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