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0月10日也称“三十节”(1921年即 “ 中华 民 国” 十 年, 故 名) ,那 一天,中共湖南支部正式成立了。青年毛泽东被选为书记,成员有何叔衡、易礼容等。
青年毛泽东慎重地吸收学生和工人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渐渐地,长沙城里,首先是在一些学校里(第一师范、岳云中学、第一中 学 、甲 种 工业 学 校等 ) 都有 了 党支部。在铁路、造币厂、黑铅炼厂、第一纱厂、电灯公司工人以及各手工业工人中间也发展了党员。后来湖南的许多县(如平江、衡阳、水口山铅矿、炭塘子锰矿等)也有了党的组织。
1922年5月底,中共湘区委员会成立,青年毛泽东任书记,何叔衡、易礼容、李立三等任委员。关于会址设在什么地方,青年毛泽东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考虑。
那 时 , 在 长 沙 城 外 有 一 个 冷 静 、 荒僻、无人注意的地方,一片菜畦,几间茅屋,隐蔽在三面长满绿树的小山之中。菜畦的 南 面有 两 口清 浊 分明 的 塘: 上 塘 水浊,下塘水清;上塘浊水一经流入下塘,就由浊变清,和下塘的水色一样。
所以,当地居民把下面一口塘叫做清水塘。塘边间植柳树,风来水动,树影婆娑。从小吴门来此,必须走过一段不短的弯弯曲曲的小路,当时很少有人走这段路来欣赏这里美好的景色。
1922年初,青年毛泽东和何叔衡住在自修大学的时间很多。为了找个僻静的地方研究开展党的活动问题,他们常常借着晚饭后散步之便,走出小吴门,来到清水塘。
他们边走边谈,商量怎样在学生和工人中间进行革命宣传活动。有时他们迎着初升的月亮,走入树林深处,到初更时候才回去。
几个月后,他们对清水塘这块地方,不但熟悉,而且喜爱。他们觉得党的第一届湖南省委员会不适宜设在自修大学,也不适宜设在文化书社,更不适宜设在一师附小。
这个距离自修大学不太远,又不为人注意的清水塘,却是很适宜的地方。于是,青年毛泽东决定向这里的菜园主人唐姓兄弟租菜园中的几间房子,作为委员会的会址。
当时,青年毛泽东还在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当校长,他向房主说明租这所房子作为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教职员住宅。租约上面署了一师教员毛石三的名,并写定租赁期为7年。
青年毛泽东等人肩负着历史的重托。一方面,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各行业工人不断罢工,发展党团组织;另一方面,深深感到工人运动需要骨干去组织联络,工人积极分子需要理论来武装。
工人群众在斗争实践中也有了愈来愈强烈的要求学习的愿望。
1922年9月他们又利用自修大学多余的房子开办了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青年毛泽东任补习学校指导主任,何叔衡任主事,夏明翰为教务主任,易礼容是事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