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意义

到此刻为止,我似乎还是没有想清楚,但是似乎又挺清楚,汗。不过没什么,人本来就是在矛盾中生长的。

我很少发朋友圈,最开始使用的时候稍微频繁一点,一月可达好几条(相比现在而言),初始使用时间不早:2014。近两年来的数量可以分分钟见底,基本上每月1—2条,逆天的时候可能有3条,但是仍然是一眼见底。

今年学到了一个新词"生活密度",意指每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内你可参与的事件数量。我发现:经常发朋友圈的人一般都是生活密度叫高的人,要么出去哪玩了,要么出去哪吃了,要么出去哪学了,要么出去哪看了。自问我的生活密度不低,于外,幸运的有一群可以一起吃喝玩乐强身健体浪尽天涯的朋友,于内,坚持阅读坚持思考努力工作热爱生活(可能虚夸了哈,见谅见谅,只为说明生活密度这个词),我的生活密度不算低。

但是我真不爱发朋友圈。当然,我对其他喜欢发朋友圈的盆友没有任何恶意哈,只是想说说自己的思考。

我是一个不太爱拍照的人,注意,这个绝对跟拍照技术无关,我更喜欢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用全身当时所处的环境去理解那情那景。但是后来我要拍一些照片了,因为人的记忆始终有限,加上我头又小,能够记住的东西就更少了,所以我愿意拍一些照片了,纯为纪念,实物是能够助你回忆帮你记起的很棒的载体,但是我也基本不发朋友圈。

我也很少看朋友圈。也许很多盆友要说了,朋友圈是一个可以了解朋友们生活的利器,我不否认,但是我觉得要是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绝对不仅仅是通过朋友圈,要知道,大家更愿意把美好的东西及自己好的方面展示出来,你真的了解你朋友心里的苦吗,对于不熟的人,你真的可以通过朋友圈就熟悉别人了吗。一群要好的朋友一定会经常聊天的,多多注意这些毫无忌讳的语言,因为这些更可能是真实全面的。突然想起昨天太忙没有爬楼,等哈去把楼爬了。

曾几何时,我思考了一下发朋友圈的意义(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动不动就思考了一下,见谅见谅),可能还是想了好久的,毕竟我阅历有限,经历有限,脑容量有限,最后理解的是"分享",再无其他,凭这点,我觉得我是可以发朋友圈的,我愿意把我遇到的好的事物分享给别人,把我觉得很棒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我希望我发出去的东西对别人有点意义,因为发出去的是你,看的是别人。如果你看到了这条信息有话想说就评论一二,如果觉得好可以点个赞,自由无限,且切记:发出去后可以对它有所期待,但是不要太期待,尽量保持跟不发一样的心态(我也要努力做到啊,目前修炼还不够)

从稍微消极但是又现实以及略微腹黑的一点说,每个人最在乎的其实是自己,你发多发少其实大多数人并不关心,除了真正在意你的人,会在看到你发的那一条上面多停留一会儿,点个赞或是评论一下。也许一直以为是发给别人看的,其实只有自己在看。毕竟朋友圈那么多人,但是又有几个是朋友呢,大多都是一面之交,或是一言之交,或是无言无面之交。

再次申明,我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于恶意。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朋友圈的定位,只要自己喜欢,就发。

追加:

除了分享还有表达,我也希望在我情绪饱满有感强烈时可发,也可以让别人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你,虽说是极少部分的你。



2020.3.1

此时的我已基本不刷朋友圈,消息也断更很久了。偶尔去看一下也有点失望,大多数的内容都是产品的广告,社交电商的趋势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都在朋友圈里面进行操作可能会让更多人逐渐丢掉朋友圈。越长大,越成熟,并且在不同的阶段,看重的东西的确不一样,忙绿的事情也不一样,除了那三两个或一两个好友以外,真的没有什么经常联系的人了。不过我承认,我自己属于那种基本不会这么去联系别人的人,即便是耍的好的,尤其是属耍了男朋友后,跟她们的交集更少了,只是经常会心中惦念,比如我有个朋友还是单身,会经常想起有合适的人选要给她介绍一下。

也许我该把打广告的人屏蔽了,捂脸 捂脸,这样可以看一下相对有人情味的朋友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个朋友问我为啥最近在空间里变得如此活跃。确实以前我是默默看着空间里发生的一切,从来都不留下一点痕迹。你可能从来没...
    葛小婷阅读 615评论 0 1
  • 1 我们有多久没见面了? 一天?一周?一月?一年? 这样不见面,不说话,甚至不想念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会不会就这样...
    王儒星阅读 1,180评论 4 3
  • 2017,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7,注定会有很多好事情发生;2017,突然明白了人生到了需要快马加鞭的重要时刻...
    幸运的乾坤阅读 801评论 5 2
  • 前文中,我从高考升学压力的不同、社会器乐教师数量的多寡、整体经济水平的差异三个方面,对比论述了当下,北上广深等一线...
    雒渭阅读 211评论 2 1
  • 7月中旬答完辩就准备去上海,即使那几乎没有什么亲朋好友,不过还是得知有一个同学在我前面去了,并准备先找好房子,因此...
    虫鸣吹晚风阅读 312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