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写一个很可能招骂的话题,聊聊婚育。
起因很简单,中午在单位的咖啡馆,听了一位同事八卦。
同事A:"某某和她老公干脆改名为中国合伙人得了,他俩是见面只聊生意,这过的哪门子婚姻,我要是她,早就跟她老公离了。”
同事B:"我要是她那就不离,她结婚前连个帐都算不清楚,你看看这些年她盘子做的有多大,你觉得这些资源人脉甚至视野哪来的?她再是那块料,也得有人助她青云志啊。”
同事A瞬间急了,她年轻,正在热恋,实在是不理解中年人那套功利主义,觉得有钱饮水饱,没有爱情的婚姻那就是一盘散沙,她实在是看不惯这种“高育良式形婚”,说到底那就是两个精致的市场投机份子的战略联合,简直是玷污了婚姻的神圣性,最要命的是她特别不理解两个不相爱的人为什么还能一起生个孩子,一家三口居然过的这么有声有色。
年长一点的同事B一向伶牙俐齿,看着同事A气嘟嘟的背影啧啧啧的感叹:“还是年轻啊。”
我当时在蜗牛上回复#你做过哪些“不像女孩”的事,我看到了那本看了很多遍的《第二性》,陷入沉思。
好像这个社会陷入一种极为诡异的纠结,如果你只为爱而结婚,不考虑物质基础,那就会被骂恋爱脑,活该,这点《我的人间烟火》的作者也没想明白,如果你只是为了物质基础而结婚,不考虑情感因素,那就是被骂拜金女凤凰男,现实世俗,这点《人民的名义》里的陆亦可也想不明白。
所以,婚育,我是怎么看的?
有的时候我也很纠结,我感觉我没有回答的资格,因为我还没有和我爱人走完一辈子,或者是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告诉你结婚到底是为什么,虽然我的父辈也没搞懂。
一方面我特别受不了长辈对待小辈出于结婚生子那种执念而做出的威逼利诱,每当这时,我就特别想问他们,小辈结不结婚和你们完成任务有什么关系?你的任务是谁赋予的?为什么你穷了一辈子觉得没什么反而在小辈不结婚这件事上抬不起头?
另一方面,我也特别受不了网上那些妖魔化婚育的短视频,我最近直接选择不看,我甚至都不知道如何评价这些守着所谓的垃圾男人,结果把所有火气撒在无辜的孩子身上的母亲到底在想什么,我觉得一个把对男人的失望化作一根皮带打在亲生骨肉身上的女人真的是太糟糕了,一瞬间,我都不知道是她更无辜还是那个被带到世上的孩子无辜。
这篇内容,你可以辩证的看,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请捍卫我说话的权力。
当然,女人能看,男人嘛,也能看。
01 聊聊爱情:人生而平等
我不支持性别对立理论。
我父亲的老家是中国出了名的重男轻女大省,从我记事起,每年回老家,我都没有被允许上桌吃饭,我从三岁,我的伯父堂哥就利用每一个能见到的机会告诉我,第一:我生而无用,不上家谱,别管国家法律怎么说,我爹的那点儿东西以后按老规矩是归我堂哥的;第二:我可以有用,我结婚时候要问夫家多要彩礼,因为我堂哥结婚还要下聘礼。
所以,我从骨子里反对这种必须凌驾于另外一种性别之上歧视,无论是男之于女,还是女之于男,都是一样的道理。
同样我的爱情观也是这样,因为人,生而平等,一段建立在不平等关系上的爱情,或者两性关系,本身对于我来说是病态的。
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使两个不同的人变的更好,荷尔蒙多巴胺固然重要,但是精神世界的相互独立与平等注视依然很重要。
你不来,我一个人可以过的很好,你来了,我想我们可以过的更好,建立共同愿景达成既定目标,去一起见识这个绚烂多彩的世界,去一起完善和弥补彼此灵魂上的残缺。
我理解的爱情是,因为你是你,所以我尊重你,所以我爱你。
02 聊聊婚姻:婚姻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爱情的必然结果。
波伏瓦说:“婚姻并不是通过爱情决定的。”
爱情,是源于感性,是源于两性吸引,因为婚姻是社会属性,它自带理性属性,它不仅取决于两个人的缔结,更多的还会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众多人曾鄙夷的物质基础与三观,所以好的爱情不一定能带来好的婚姻,同样,各取所需的婚姻,并不意味着过不好。
因为本质上来说,婚姻本身上就是一种价值交换,利益共享。恋爱脑图的是爱,拜金人士图的是钱,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能图的是权力的快感,我妹曾经嗤之以鼻的说:“我就不这么俗,我就因为他这个人才和他在一起,我就稀罕这个人。”
很好,那你图的是和他在一起的快乐与舒适,甚至可以说图在这一刻凌驾于在我之上的道德感,无意义的事你会做吗?你不会。
同样,婚姻的不稳定性,也是建立在这种价值基础上,所以会出现图爱的没爱后劳燕分飞,图钱的破产后鸡飞蛋打,贪财好色的人老珠黄后最终是相看两生厌,再以我妹为例,结婚后一年因为处理不好婆媳矛盾觉得这个男人带来不了那种舒适与快乐,当爱情滤镜一碎,留给她的只用无尽的困惑与愤怒。
所以,是个人,就会有所求,就会有欲望,只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求所欲的种类不同,你不能责备一个指望婚后物质基础丰厚点的男女太过于庸俗,这无关乎低贱与高尚,当然,打着真爱的名义去利用甚至骗取物质资源除外,这种人我统一叫做人渣,因为他们践踏了别人的爱情观。
我为什么要专门写出这一段,我想说的是人无论面对自己还是面对网络都做不到绝对的客观。
我想说这是事实。你需要的是正视这种现实,如果的你的婚姻里有爱情,那更好了,那是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你要学会珍惜,要知道鲁迅的婚姻里都没有爱情,而当你看到别人的婚姻没了爱情还在维持的时候,也不要好奇和鄙夷,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好的婚姻考核指标不一定只有爱情,只要他们快乐,你不能否定这场婚姻的幸福性,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依靠爱情的维系。
但是我更希望你的婚姻是起源于爱情,止步于婚姻,在孕育中得到升华。
03聊聊生娃:父母不是天生的,父母是变成的。
即使我结了婚,即使我生了娃,我还是奉劝未婚的男女无论是婚恋还是生育都要慎重。
如果你没有想过爱这个孩子,并承担生育的责任,那么,你就管好自己的欲望,不要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孩子不是承担你怨气的容器,也不该为你失败的人生而买单。
生育对于女人来说,从精神到肉体上来说都是一种颠覆,生育对于男人来说,从人生的角度来说也是重大事项之一。
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经过一年的深思熟虑,决定做一名母亲,我自认为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心理建设,但是从怀孕到生产几乎每一关我都走的胆战心惊,具有相同感受的是我老公,我到现在都忘不了羊水穿刺的长针,忘不掉剖腹产时自己像被抠去内脏的淡水鱼一样的躺在那里,同样,我老公也始终忘记不了那个关于我和肚子里的孩子走不出手术室的噩梦。
这是精神上的。
巨大的变化还有来自于物质上的,甚至可以说因为孩子这个催化剂,我们都主动微调了人生轨迹与职业选择,这样我们的人生都能更圆满和舒适一点,我几乎取消掉所有晚上的商务和社交活动,生育期间几乎没人考虑我的升职机会,我爱人几乎尽量避免掉所有的国外出差,工作重心从上海市场转移到了江苏,因为很简单,他有一个作为留守儿童的过去,我有一个不怎么美好的童年,我们共同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活的比自己的过去更完满些。
所以,没有人天生就是父母,我们想做自己,但是我们也要承担起为父为母的责任,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与义务,也是老天赐予我们的福分与责任。你选择做父母,那你就应该无怨无悔的接受所有工作上的的付出与妥协,心安理得享受所有情感上的馈赠与收获。
而不是把所有的过错与失败都归结于一场婚姻或者一个孩子,能困住你的只有你自己。
最后,我想用波伏瓦一句话来结尾:
压在婚姻之上的诅咒是,两个人往往在他们的软弱中,而不是在他们的力量中结合,每个人都要求对方,而不是在给予中获得快乐。梦想通过孩子达到充实、温暖、自己不善于创造的价值,这是更加令人失望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