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人口中的"温暖"一词,为何又叫作"乓滚"?

前些天,听到一个极富吉安语言特色的小段子,有点意思。

话说,某乡镇村小女代课老师教低年级学生生词~温暖。面对这波农村娃,土生土长的女老师想,怎样把这个词汇的意思解释清楚呢?老师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合适的普通话语系中的词,来解释"温暖"二字。突然,一男孩站起来替老师解围~~老师,"温暖"是不"乓滚″的意思?

正愁自己穷词的老师一听,急忙赞美道:"对对对,你解释得太对啦"!

紧接着,老师开始带读生词:温,温,温暖的温。暖,暖,乓滚的暖。。。

这种乡土气息极浓的边带读边用当地话解释词义的教学方法,虽上不了台面,却也让学生把生词的意思搞明白了。一方面,老师把村外的文明(官话温暖)带进了小村庄。另一方面,孩子们又把本土语与官话搭上了线。师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里,沐浴着村外的文明之风,完成了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段子一讲完,立马有人问我这个当老师的,pang  gun两字怎么写?听段子和讲段子的人,毕竟都是吉安当地人,所以都听得懂也知道什么意思。问题是怎么写出来那两个字?

一下子,话题就扯开啦!有说乡村俚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有说应该有对应的文字表达,否则这个词(pang  gun)也不会沿用至今。

扯过之后,好几位在场的亲友的眼光都投向我,似乎在征询我的意见。

我插话道:  从物理角度分析,当水温上升时,水的"熵"值增加。所谓"熵",指的是物体自身系统的混乱程度。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加剧。运动的水分子彼此摩擦彼此冲撞,形成沸腾前的"水响"。这些冲撞,类似于乒乓球之间以及乒乓球与墙体之间的碰撞,产生"乒乒乓乓"的声响。继续加热直至水沸腾时,水便上下翻滚带动锅体的轻微振动。

水沸腾前的摩擦声(乒乒乓乓)和沸腾后的振动声(翻滚),一并表示水的"熵增"过程。合起来,便是"乓滚"。

听完我的解释,桌上的亲友多数一脸迷茫一头雾水。

一旁上初中一年级的侄儿,似乎听懂了一样,怯怯地自言自语~~哈哈哈,原来乓滚是这么个意思!

鹤舞松泉原创语录2018年第176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