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自我发生分歧的时候
总会有一方击败另一方
决定放弃的一方并没有做错
只是双方觉得重要的东西不同而已
《自控力》
前段时间读了一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写的名字叫做《自控力》,书的封面上写着两行大字:“只需十周,成功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而读完这本书的我。自控力却不足以让我坚持十周时间来证明它是否是对的。
这本书一共有十章,每一章的都会由一些现象引出,进而讲一些科学家或大学教授关于自控力做的实验,或者描述多巴胺是怎样“使坏”的等一些科学原理。
之后提出自己的自控方法,然后再举一些无法自控的人通过这种方法成功自控的例子,并且每一章的最后都会提出如何锻炼你的自控力的具体措施。
可读性还是很高的。
现在在我要说一说这本书对我的帮助:
吃不是很健康的事物(甜食,重口味食物)的时候,我不会再怪自己;晚上又熬夜没有早睡的时候,我也不自责了。
因为这本书里第六章提到:
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它不仅耗尽了“我要做”的力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比如,在压力和挫折面前支持自己、对自己好一些。
基于这一观点,我很成功地一周七天熬夜七天,然后在心里告诉自己:虽然我晚睡了,但是我不能责怪自己,因为这样会适得其反,明天晚上我就能早睡了。
到了第二天晚上其实还是和第一天一样。其实当你整个人处于没有目标整天无事可做十分松散的状态时,自控力基本上就处在最低点。
上周我花了20人民币从某宝买了一大包俄罗斯的紫皮糖,味道真的超级好,外面是一层巧克力,里面是脆脆的夹心,175吃了觉得太甜,但我吃着就是刚好的甜味,可能是我是一次只咬一小口的原因。
快递领回来的第一天还好,我只吃了一两个,那天我还想这包糖我都能吃到过年了。事实证明我又多想了。
从第二天开始,我就好像上瘾了一样。真的就像上瘾了,早上吃过早饭,我就开始咔蹦咔蹦地嚼这个糖。中午吃完饭也是,圆圆的垃圾桶里都被紫色的糖纸覆盖。
当时我心里的OS是:你的自控力都哪去了?不是知道同时吃这么辣的饭和糖会致痘吗?吃这么多糖,脸上的痘痘是不是不想好了?算了算了,吃吧吃吧,别怪自己,要不然你会吃的更多。
就这样,上瘾了四天以后终于受不了自己了,把糖给了张大仙。
说起来也奇怪,往后的几天也没有整天都惦记直到有一周的周末。因为周末中午吃了特辣的重庆小面,吃完以后就特别想吃糖。
所以我怀疑,当你吃重口味的食物时,你会需要重甜味来中和这个口味。所以想要控制自己每天摄入的糖分的话食物还是以清淡为主。
《自控力》书中还提到了白熊实验。内容大概是学生们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控的思维方式——他们没法不去想一头白熊。原因是他们预先被告知“在接下来的五分钟里不要想白熊”。这个实验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不要试图去压抑自己的念头。
“越是不让我们想一件事情,我们就会越去想它。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
失眠患者越想入睡,就发现自己越清醒;减肥的人拒绝碳水化合物,却梦到了沃登面包和澳洲坚果曲奇;忧心忡忡的人试图摆脱焦虑,却一次又一次陷入对灾难的幻想。
韦格纳还指出,清醒时压抑对意中人的想念,会让人经常梦到他们,甚至比刻意去想时梦到得还多。这无疑促成了心理学中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两人相爱,他们爱得越深。
压抑对食物的想法的节食者,面对食物时控制力最差。她们感受到的对食物的渴望更强烈,因此比不控制想法的人更容易过度进食。”
《自控力》
于是我十分听话的接受了自己的想法:一边吃巨辣的饭,一边还吃着糖。在此同时还安慰自己不要有愧疚感。
后来发现我对这段话理解错了,因为书里说的是:即使不试着控制自己的思维,也要控制自己的行为。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行动。但是压抑自己的行为和压抑自己想法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书里每章最后还提到了如何提高自控力的具体措施:冥想,健康饮食,深呼吸,锻炼,早睡早起,想想自己的目标,做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找到并加入和自己有共同目标的人……大部分无非还是健康的生活习惯。
作者可能忘了,这些提高自控力的的行为本身就需要很高的自控力去执行。
说了这么多不是想说读了这本书没什么用,书看完以后确实能够帮你更轻松高效地控制自己。但最终控制自己的还是个人主体。
通过我的事例可以看出来,当你极力地想要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按照书上讲的任何一个方法,基本都无效。最后真正起效果的时刻,是你发自内心的已经不想要去做这件事情了。
所以如果真的特别想做些什么(法律允许范围内)但又知道这不好,真的不用想办法千方百计地去阻挠,没用。
平凡的日子里偶尔地也放纵几次。
同段时间还看了本书叫《非暴力沟通》,我只看了前半部分,讲的大概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和别人因为沟通出现问题都是因为在和对方交流时,我们只说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却没有说出具体希望对方做出的的行为和我们的请求。
比如说你有一个爱打游戏的男朋友,你希望他多陪陪你,可是他每天都在打游戏。于是你对他说我觉得我们之间没有未来我很难过或者你能不能别玩游戏了,看见你天天玩游戏我真的很烦。
前者的说法会让对方一头雾水不知道他哪里得罪你了,可能会哄哄你然后继续打游戏,因为他并不知道你具体说指的是哪件事而他自己又意识不到是打游戏这件事。
后者的说法结果可能是他真的不打游戏了,可是又爱上了和邻居大爷搓麻将,还是没有很多时间陪你,你是不是要气炸了。
其实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对他说:“你能不能多花点时间陪陪我,否则的话我觉得我们之间越来越疏远,这样让我很难过”就好了。
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觉得,自己要说出我们的感受,对方就会自动明白我们想要让他做什么。然而现实世界里这样的人太少或者基本没有,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基本都活在小说或电视剧里。
书上写的方法看起来很有效真正实施起来也很简单,事实上也不是这样。当你真正说出你的请求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或者真正到那个时候你完全想不到这个方法。
要想真正地和别人以这种方式沟通,我们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直到变成自己自然的行为习惯。但是一个人长年累月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否则怎么会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
所以读书不是没有用,除了看了以后就能学会的技能,剩下的都需要时间并且在长久的坚持下才能变成一个好的习惯发挥好的作用。而大部人可能都是一段时间里看不到效果就放弃了。
所以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