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9天(闰年第35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6天。
1、罗马帝国皇帝尼禄出生
在1984年前的今天,37年12月15日(农历37年11月19日),罗马帝国皇帝尼禄出生。
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Nero Claudius Drusus Germanicus,37年12月15日—68年6月9日),古罗马帝国的皇帝,54年—68年在位。他是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后世对他的史料与创作相当多,但普遍对他的形象描述不佳,尼禄通常被列为古罗马的暴君之一。
2、金朝第四代皇帝金海陵王辞世
在860年前的今天,1161年12月15日(农历1161年11月27日),金朝第四代皇帝金海陵王辞世。
金海陵王完颜亮、本名迪古乃(天辅六年正月十六丙子日 儒略历1122年2月24日—正隆六年十一月乙未日 儒略历1161年12月15日),金朝第四代皇帝(皇统九年十二月丁巳日 儒略历1150年1月9日—1161年),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太祖庶长子辽王完颜宗干第二子,母大氏。
3、法国土木工程师埃菲尔出生
在189年前的今天,1832年12月15日(农历1832年10月24日),法国土木工程师埃菲尔出生。
古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 Eiffel,1832-1923)法国著名建筑大师、结构工程师、金属结构专家,因设计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而闻名于世。
1860年,埃菲尔完成了当时法国著名的波尔多大桥工程,将长达500米的钢铁构件,架设在跨越吉隆河中的6个桥墩上。这项巨大工程的完成,使埃菲尔在整个工程界的名声大振。
埃菲尔肯钻研,敢革新,大胆使用钢材和混凝土,使土木建筑从“土”和“木”中解脱出来。他为设计铁塔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仅设计图纸就有5000多张。这些宝贵的资料,作为埃菲尔劳动的结晶,至今仍被人们妥善地保存在巴黎。
4、上海发生亚齐夫事件
在117年前的今天,1904年12月15日(农历1904年11月9日),上海发生亚齐夫事件。
1904年12月15日,上海发生亚齐夫事件。这年冬天,在日俄战争中败北的俄国巡洋舰蒙嘉尔号停泊在上海港,寻求保护。清政府根据中立原则,在收缴其兵械以后,允许其在上海逗留。但这批残兵败将却不改其豺狼本性,继续胡作非为,制造事端。12月15日这天,该舰士兵特兰堤·亚齐夫在南京路外滩乘坐火力车,不但拒付车资,反而执斧行凶,将一过路宁波人周生有劈死。租界内华捕将其抓获,巡捕房却将凶手送到俄驻上海领事馆,俄领事又将他释放回舰。外国官员如此草菅人命,激起了上海人民的公愤,掀起了拒俄运动的高潮。俄国银行的钞票被停用,中国人民群众纷纷酝酿成立民命互保会,人人执戈,专为被外人惨害的中国人申冤复仇。在全国民众的压力之下,清政府与沙俄多次交涉,终于在1905年初把凶手亚齐夫送进了监狱,并判刑8年。
5、蒋介石第二次下野
在90年前的今天,1931年12月15日(农历1931年11月7日),蒋介石第二次下野。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第二次通电下野。国民党四大在南京、广州、上海分别召开以后,宁方国民党中央电邀粤方、沪方中央委员来南京举行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但粤方坚持蒋介石必须下野,否则不去南京参加会议,而要求在上海召开四届一中全会。迫于粤方的压力,蒋介石于当日通电请辞国民政府主席等本兼各职。
6、电影《乱世佳人》举行首映式
在82年前的今天,1939年12月15日(农历1939年11月5日),电影《乱世佳人》举行首映式。
1939年12月15日,电影《乱世佳人》在原著作者玛格丽特- 米切尔的故乡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式
在影评人和电影导演的眼中,奥逊-威尔斯导演的《公民凯恩》(Citizen Kane)是电影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作品。可是,在一般观众眼中,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主演的《乱世佳人》(Gon e With the Wind)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电影。这两部美国影片其实都有它们的伟大之处,《公》片的非凡成就主要是在电影艺术创作方面具有划时代的贡献,故每次票选影史十大佳片均能名列前茅;而《乱》片则将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实力和电影明星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遂使本片在首映问世半个世纪之后,依然能成为全世界最卖座电影。
7、《天安门诗抄》出版
在43年前的今天,1978年12月15日(农历1978年11月16日),《天安门诗抄》出版。
1978年12月,声讨“四人帮”的战斗呐喊,革命文学史上的丰碑--《天安门诗抄》出版。
一九七六年清明节期间,英雄的首都人民以革命大无畏的精神,冲破“四人帮”的重重禁令,写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诗词,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万恶的“四人帮”。这些张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或在天安门广场上朗诵过的诗歌,凝聚着人们的血和泪、爱和憎,是发自肺腑的战斗的呐喊,它们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同“四人帮”作殊死的斗争。天安门诗歌在斗争中发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是矗立在我国诗歌发展史和革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8、首届茅盾文学奖授奖仪式举行
在39年前的今天,1982年12月15日(农历1982年11月1日),首届茅盾文学奖授奖仪式举行。
1982年12月15日,600位文艺界人士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茅盾文学奖首届授奖仪式。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六位作家,手捧紫铜的奖章,向前来祝贺的人们致意。
刚从四川农村赶来带着一身泥土味走上领奖台的周克芹说:“我没有感到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羞愧和不安,我自觉得肩头的担子更沉、身上的任务更重了。”
《东方》作者魏巍的心里,只装着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9、中国女子足球队成立
在38年前的今天,1983年12月15日(农历1983年11月12日),中国女子足球队成立。
1983年12月15日,中国女子足球队正式成立。女子足球历史悠久,早在东汉二年,河南嵩山的中岳之阙上即绘有形象生动的女子踢足球壁画。唐和五代时,女足游戏日趋普遍,当时出现了“殿前铺设两边楼,寒时宫人步打球……。”等诗赋。北宋时,女足更为蓬勃,目前珍藏的宋朝纹铜镜上,栩栩如生地记录了当时女子踢球的情景。
10、中国第一条海底光缆
在28年前的今天,1993年12月15日(农历1993年11月3日),中国第一条海底光缆。
1993年12月15日,中国的第一条海底光缆——从上海南汇至日本九州宫崎、全长1252公里的中日海底光缆正式开通。这条海底光缆系统通信总容量达7560条通话电路,相当于建于1976年的中日海底同轴电缆的15倍以上。中日海底光缆的开通,使中国国际通信能力增长80%以上。
11、路易十七的心脏被送到巴黎作基因分析
在22年前的今天,1999年12月15日(农历1999年11月8日),路易十七的心脏被送到巴黎作基因分析。
装在水晶瓶内的路易十七的心脏
1999年12月15日,装在水晶瓶内的路易十七的心脏将送往法国巴黎的一家实验室做DNA测试,以解开他的身世之谜。
1795年在巴黎一所监狱里病逝的那个10岁男童,是不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儿子?这桩缠了人们200多年的公案终于在4月19日得出结论:是。
这桩公案案情曲折,搞得人们两百多年来莫衷一是。而今,终于靠现代技术基因分析解开了这个谜团。
12、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 开创历史新页
在13年前的今天,2008年12月15日(农历2008年11月18日),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 开创历史新页。
12月15日,在天津港码头,中国海运集团所属的“新烟台”轮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大洋洲”轮两艘万吨巨轮满载着集装箱整装待发。当日,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首航仪式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举行。
在历经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15日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