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第一节 帝子入城

1  帝子入城

琅琊,临邑城。

物华天宝,临邑作为琅琊主城,是不可估量的战略要地,城头剑戟林立,铠甲鲜明。

早晨和曦的阳光将这座古城照耀的更加雄伟,城头刚熄灭的巡夜火盆,袅袅的升起一缕缕的青烟。按照往常,城外早就等候多时的各类商贩,背着竹篓,或是推着独龙车,在守城兵士的指挥下,有序的入城,街道上各种叫卖声,如戏曲般开唱。

可是今日,却是异常的安静,城头上增加了很多将士,并且不乏有派有长剑的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将军,深情肃穆的笔直站在城头,望向城外。

城内,作为临邑太守的王征,身穿朝廷正三品朝官补服,带领一众着不同官服的大小官员,立于城外护城河外驿道左侧;而居于右侧的是一群身着鲜明铠甲,由从三品卫将军司马泰带领的前后左右将军。

作为朝廷皇亲旁支的司马泰,不惑之年的他,师从兵道大家杨骏,并因常年征战,现已是管中初期的高手。司马泰眼神复杂的看着身旁,虽在人群中却似立于平静的和面,没有一点波澜的,同样是不惑之年的王征,可王征却是书道有名的大家,虽是大器晚成,却快速的超越了很多书道前辈,成就管中后期实力。

一阵马蹄之声将司马泰,带回了现实。

报告太守,琅琊王已至城外十里地。身穿紧身驿兵服饰的驿卒,从飞奔的马背上跳跃而下,单膝跪地朗声道。这名驿卒分明是有着至少六品(未进入府有九品)的实力,一般兵卒,不可能做到从飞奔的马背上跃下,稳稳地站在原地,更别说做完单膝跪地,并不喘息的朗声报告。足可见琅琊军队在司马泰,这位兵道大家的带领下,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边防大城。

作为管中后期高手的王征其实早已看见远处的王亲华盖,在雄伟的军队护卫下,徐徐的向他们驶来。听完报告,王征向旁边侍立多时的管事,轻轻点了点头。管事迅速的离开,安排帝子入城事宜。

“跪”,只听一声中气十足的长音在众人头顶响起。

众人似前期排练了无数次,整齐划一的推手,跪地,匍匐在驿道上。

马蹄声渐渐临近,在距众人不远处,停了下来。一名身穿对襟、束腰,衣袖宽大,袖口缀有一块不紫色的贴袖,正是豆蔻年华的侍女,轻轻地挽起衣袖,扣了扣马车门棱,轻声道,王爷,临邑城到了。可是侍女等了一会,却不见回应,于是轻轻地掀起,马车门帘的一角,见琅琊王抱着长枕,睡得正香,口边还有隐隐的口水,拉着长长的丝线,滴在长枕上。侍女放下车帘,用长袖掩住轻轻翘起的嘴角,整了整衣服,走到管事旁边,轻声的禀报道,王爷睡着了,您也知道王爷的脾气.......管事听了,侍女的禀报,看了一眼马车的方向,轻叹一声,快步走到距王征五六步的地方,停下脚。

太守大人,卫将军,王爷因舟车劳动,不方便见各位大人,还请各位大人海涵。

王征听言,微微抬起头,用醇厚的声音回到。

王爷,舟车劳动,理应如此。王爷府邸已收拾妥当,恭请王爷驾临。

众人依次分道两边。

马车再次缓缓启动,从众人身旁徐徐经过后,众人才起身,跟随在王爷的马车后边,缓缓入城。

等众人终于消失在林立的商铺中后,临邑城渐渐的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但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这位,突然驾临的琅琊王。

琅琊王,名司马岳,字世同,当今天子的第八子,但却是前皇后的第二子,当今太子的胞弟。因司马岳的出生,身为当时皇后的杨氏,难产而死,伤心的皇帝,并不喜欢司马岳,只是在出生后,封为吴王。后又在咸和元年封为琅琊王,咸和二年,时至6岁的司马岳离开建安,前往封地琅琊。

卫将军司马泰可以算是司马岳的叔父辈,并且,司马泰的兵道师傅杨骏就是已过世的皇后杨氏的生父,作为司马岳外公,当朝骠骑将军的杨骏,看到司马岳暗淡的前景,建言明帝将司马岳封往琅琊,并来信嘱托司马泰照拂。这也算是时下作为帝子,琅琊王司马岳最好的归宿了。

第一章第一节完


第一次写连载小说,压力很大,希望读者们,提出宝贵意见,我将不断改进。

我是上官容若,有着浓浓古人情结,喜欢书法的90后。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官容若,或者登录新浪微博@上官洪荒。

你们的关注,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