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饭,准备吃瓜子。
C小姐就发来语音电话,这是我微信里少有的存在,也就只有她了。也是我给了免死金牌,前段时间跟她说过,以后有什么委屈或者事可以跟我聊聊。
语音通话质量不好,我立马说,信号不好,要不你直接给我发语音吧。
结果第二个语音电话又来了。
哎,老板说的有什么委屈尽管跟我说,其实他想要的是不丢失掌控权,而不是真正想听一些负面消息或者琐事,至于说解决,那是没有办法才硬上。
又是店里小姐姐A的事,前两天C小姐已经跟我说过一回了,意思是老板来了爱表现,老板一走玩小聪明。我基本认可C小姐说的事实。
我说:你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就行了。
C小姐担心着什么,开始重复了她们俩的故事包括一些细节对话。我不是太愿意听。听她的意思,有换掉的想法。
C小姐责任心挺强,就是怕得罪人,不敢随意拿主意。
我总结性的说了一句,要不要让人走,有3个条件,1,店里是否缺人,缺的话,来者都是宝,2,这个人能不能出活儿,人品都是后话,活儿都干不了,人品没机会了解,3,至于留不留,你和S总两个人都要确定。
意思是人不能随便得罪,也不能随便开,第一次警示一下就够了。
咱干得都是基层的活儿,卖苦力,不把事情搞复杂了。
她马上问我,你是不是对小语有偏见呀?
我?有偏见?每个人都带着偏见,中性词,经C小姐一说,变成贬义词了。一下子让我想怼回去,老板看人总不是看做事,做事行,眼里有活儿,怎么会有偏见~
我是没时间跟他讲故事,怕她接不上或者理解错误,索性没说。
前段时间,我在京东买了一个电磁炉,顺手买了一年的售后,因为咱了解电磁炉的寿命,商用基本一年。
用了不到一个月,一会烧起来,一会熄火,申请售后。
第二天京东上门,送了一个过来,旧的拿走了。
又用了一个月,同样的症状,要发烧不发烧,再申请售后。
售后直接给我打电话,给你申请退款吧。
我再看订单,都变成了退货界面。
现在搞小家电器维修的铺子很少见到了,一是维修成本高,别人不如直接买,二是电器成本变低了,而且买个二手的也便宜,导致维修有需求没市场。
店里员工也是属于低成本进,高成本维护状态。
请原谅我用电器来类比咱员工,并不是歧视。相反我平时很关心他们的情绪动态,特别感恩他们的付出。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操作不复杂,技术难度低,人工可替代性太强了。
时不时闹事的人对我来说,不值得二次或者三次回炉,同一个问题第一次解决不了,第二次也解决不了。
所以我是支持A自己的想法。走也可以,留也愿意,只是要改变作风。
当然,如果咱在店里,也会面对面单独沟通,至少也要排除自身的问题,比如工资给低了,干活太累,团队关系复杂等等。
说到底,咱自己确实也不太懂管理,也不太懂女人之间的嫌隙。
干着干着,就变成佛系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