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不止三遍了。我是今天的朗读又让我理解得更深入了一点。真的是书常读常新。当孩子或者是自己的亲密爱人告诉自己一些麻烦事的时候,这是他们深感困扰的事的时候,我们常常做的就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指导他们,批判他们,会马上要他们吸取教训,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怎么怎么做,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些情形的回馈,都是当时孩子或自己的亲人需要的吗?问问我们自己。他们的回答肯定是不知道没有考虑。
焦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关系大于方式,方式大于内容。当我们这样评判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事情叶,孩子们感受到了什么呢?本来孩子把困扰告诉我们,他们需要的是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把困扰的问题,疏解开。而他们最后从我们这里得到的是什么呢?得到的是不接纳这个困扰的发生。(可是这个困扰就切切实实的已经发生了),得到的是批判他们的无知无能(哪个人愿意接受这样的评判)。而他们得到的这些都是他们不想要的,这些能让他们,感到无能无力沮丧的言语感受,这些负面情绪就阻挡了孩子与我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所有的改变无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