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乐启蒙老师应该是我的大姐,而且我大姐唱歌水平没得说,跟宋祖英有得一拼。我会唱的第一首歌是大姐教的,那时我也就4-5岁吧!
这首歌是“拥军秧歌”,现在也还记得那欢快的歌词和简单的旋律:“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 年幼的我,经常唱着这歌边扭着小屁股,似乎也感受到了歌词里的欢快。
上学后,那时农村的小学几乎没有音乐课,我的小学记忆里仍旧是大姐教我唱歌,也都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歌曲,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等。
那时我们家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所有的歌曲都是两个姐姐特别是大姐先在外面学会了再教我们唱。听多了她们唱,慢慢地我也就会唱了。
再后来邓丽君的歌也到处流行了,我也跟着姐姐们学会了“小城故事,粉红色的回忆” 这些当时很流行的港台乐,而老师仍旧是二个姐姐。
小学五年级时我来到爸爸工作所在地上学,后面又到小县城中学上学,第一次见识了真正的专职音乐老师,她是一个很美丽的老师,不过印象中她似乎也有点清高严肃,但是会弹钢琴。
我也第一次通过她学了五线谱,学着有伴奏地唱歌,老师不教我们唱流行歌曲,而是一些儿歌民歌,印象中记忆深刻的有“歌声与微笑,太阳出来喜洋洋,蓝天上飘着洁白的云朵"等等。
这些歌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偶尔还忍不住哼唱几句,每当这时,上学时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美好的记忆仍历历在目。
除了老师教的歌,学校的广播台有时也会播放流行音乐,电视机也慢慢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里,那时除了香港的四大天王,还有台湾的组合小虎队,以及林志颖等等当时在校园里也是很受欢迎的。
我自己有时也会用省下来的零花钱购买磁带听歌,家里有哥哥购买的录音机,后来自己也购买一个小的录音机,高中时也流行与同学交换磁带听歌,毕竟学生的零花钱不是太多。
有一次,我还跟班上一个女同学在班上的文艺汇演里合唱了一首“相思风雨中”,本来是男女声合唱的歌,那时思想还比较保守,不敢跟男生合唱,而是找了一个女生来唱男生部分,我唱的是女生部分。
现在想想,我们真的是太可爱了。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想还是找一个男生来合唱会更有意思。
90年代初期就是港台音乐的天下,人们开始喜欢那样的音乐,也开始学着开放地面对世界,很多年轻人都来到北上广闯世界。
电视里也有大量的点歌节目,我记得我们那时也很流行在学校的广播电台为好朋友或同学点歌。点歌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表达方式,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卡拉OK和MTV 也在那时开始流行起来,有一次,我跟几个女同学一起去街上玩,看见一家店的外面放了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还有话筒,旁边放了一个牌子,一元两首歌。
我们几个女同学站在那里看热闹,后来决定我们也来唱一唱,只是大家都有点害羞,于是讨论谁来第一个唱。
我当时也不知哪来的胆子,竟然要求第一个唱,唱了小虎队的“蝴蝶飞啊”,我还唱得声音蛮大的,好不好先不说,那气势是够的。
后来那几个女同学都很佩服我,说我平时看着胆子不大,关键时刻胆还不小。甚至很多年以后,其中一个同学都还夸我当时的勇气。这首歌也就成了我记忆中第一次卡拉OK的歌曲。永久的回忆啊!
到高中时,我们又遇见了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他开始教我们唱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 Jingle Bells, Say you Say me等等。这个老师还告诉我们圣诞节的故事,第一次知道原来外国人过圣诞比过新年还要热闹好玩。
这个老师当时是大学毕业没几年的,他还带有一定的学生气,喜欢跟我们一起玩,他也很上进,后来考取了一所有名的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他走之前还跟我们全班都合影了。
甚至还听说他跟我们班的班花同时也是校花表白了,只是被校花拒绝了。不过,班里也有很多女同学也暗暗喜欢这个英语老师,我记得我还跟他单独合了影,那张照片被我妈看到了,还问我跟他什么关系。
我直接说:人家可没看上你女儿,人家看中的是校花。这些故事早已成了过往,只是当初那份单纯和美好却仍然留在心里。
大学时流行的歌曲越来越多,我记忆中还蛮喜欢郑钧的“灰姑娘,赤裸裸”那种摇滚风格的歌曲,有时也会去追星,记得有一次,通过班花,记忆中我跟校花、班花总是走得比较近,有时也开玩笑说自己是一片绿叶,衬托这些花朵的美丽。
我们得到了当时还很火的一个演出的门票,演出名称叫“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很多当时的大名星都来了。
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王志文唱了“糊涂的爱”,这首歌是出自王朔的原著改变的电视剧《过把瘾》,可以说那时这部剧也是红透了中国。
不过我们的票也是离舞台很远的那种,其实比在电视上看也好不到那里去,但那应该是我第一次观看正式的演唱会。
记忆中我也有过一些舞台表演经历,当然不是什么大舞台,但也留下了一些难忘的回忆。我的第一次上台表演是在一家台资工厂的年会舞台,我唱了一首孟庭苇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工厂里的表演,几乎你想唱都是可以上的,也不需要筛选什么的。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没什么舞台经验,中间有一段连节奏都没跟上,只能以失败告终。但也给我后来的表演积累了一些经验。
第二次是在一家超市的歌唱比赛,也是在东莞一家有名的超市,初选时清唱一首歌,没想到竟然入选了。
正式比赛时还是唱的孟庭苇的歌-----《往事》,这一次唱得还算马马虎虎,尽管没有得奖,但分数还过得去,100分制的83分吧!
获奖的选手都是90分以上,所以我觉得自己也不算太丢人吧!而且这可是我参加的第一次正式的歌唱比赛啊!能这样我已经很满意了。
第三次是在老家,参加一个老乡家的新房入伙仪式,那天他家请了戏班来表演,中间主持人趁唱戏的演员休息时就邀请大家上台唱歌。我本来不想上的,可二姐鼓励我说妹妹,你去唱一首吧!再加上本身我也好表现,于是就上台了。
唱的是李丽芬的《爱江山更爱美人》,刚开始节奏没跟上,不过乐队的老师们一个个都很厉害,他们竟然配上我的节奏,后面合作的还不错。
也算是一次愉快的跟乐队合作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在家乡人面前,我不怕丑,都是熟人。
第四次还是工厂的年会(应该2002年),这次选了当时还比较流行比较火的一首歌-------张惠妹的《听海》,看这歌名是不是觉得我很大胆,是的,就是因为喜欢这首歌,也想挑战自己,而且这一次我真的做了很多准备,每天下班后都用随身听一个劲地练习。
也许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吧!这一次我真的唱得还不错噢!高音部分也成功完成了,所以结果得了奖,好像是第二名,奖了一支名牌钢笔。
隔这么多年,现在流行的歌曲跟那时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但不可否认,听歌唱歌仍然是我的一大爱好。
因为音乐真的能带给我们愉快的感觉,不同的歌曲带给我们的情感和感受也不一样,歌曲中的世界跟现实世界一样充满各种情感。
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但只要能带给我们轻松、愉快的感觉,听歌或唱歌未尝不是一件乐事,也是一种解压方式。 踏歌而行,欢乐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