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落款钤印的正确方法

        今天在书法入门的公众号中又学习了关于书法作品落款钤印的正确方法,愿与大家分享一下。

      书法作品落款钤印时,为什么“上阴下阳”?与书法接触这么多年竟然还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实在是惭愧!

      在印章中,为使文字醒目,以文字沾印泥呈红色的,即阳文(也称朱文);而底色为红,文字未沾印泥呈白色的,自然就是阴文(亦称白文)了。

        阴与阳是互相对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统一的一种事物或两个方面。两方印章,一阴一阳,以一组形式出现,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何使其搭配和谐,使人得到视觉美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不能盖两阴或盖两阳的原因。两阴或两阳排列机械,单调、呆板,只有统一,没有对立,显然缺乏美感。阳文呈红色,与火、热相契合,故火为阳,热为阳;阴文呈白色,与水、冷相契合,故水为阴,冷为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易经》云“阴阳交感,刚柔相推。”阴气如水,性凉,是向下压的。而阳气如火,性热,是上升的。如果把阳文(朱文)的印盖到上面,阴文盖到下面,则出现已是火热的阳文上升,而已属水凉之阴文下压的状况,这样就使二者对比悬殊,距离愈远,对立有余而统一不足,从而缺少阴阳交感,难以和谐了。

        文人在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上钤名印,始于宋代。至元代,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才日趋完善。但在元代,如何使用阴阳二印尚无定法。至明代,祝允明、董其昌等书法大家才有意识地用大小一致的两枚方章,其排列即为“上阴下阳”。

        书法钤名印,如约定俗成一般,先阴后阳已成定式,代代如此。书法名家也均以此为矩,故一般人就没有必要反其道而行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