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事,真没人能代替你

你买的书读了多少?

你可能说没有时间。

但你在网上读书、听书平台订阅的专栏又读了多少、听了多少?这可是专门为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准备的。

2017年,我把认认真真读书作为新年计划之一。利用春节时间,我把自己的书彻底整理了一下,这是近六年来第一次,上一次还是因为搬家而粗略收拾了收拾。这一整理还真把我吓了一跳,书大概有近千本,有近300本还是新的、连看也没看,有400多本大体看了看或者叫翻了翻,能够精读的书(在上面划线、标重点、做记录)竟然不到三分之一。我还自认为自己挺能读书的,觉得这么多年最大的财富就是书多,每次搬家最占地的也是书。

花钱买来的书怎么能束之高阁、舍得不读呢?是工作压力大吗?是时间不够用吗?是,又不全是。

2014年的时候,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提出了一个新指数,叫“霍金指数”。它是以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命名的,主要用来统计一本书的实际阅读状况(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到网上搜)。

一本书阅读的多,霍金指数就高,反之则低。斯蒂芬•霍金著作的《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发行近1000万册,被誉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

但就是这么一本畅销不衰的经典书,你猜猜它的霍金指数是多少?

仅为6.6%!是的,你没看错,6.6%!令人难以置信!更何况其它的书籍了。这还是买回去读的人的阅读情况,还有许多买回去压根就没有读的人。

不可否认,今天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容易让我们的内心不再安静,容易变得日益浮躁,容易变得更加急功近利,干任何事都期盼着有速成的捷径可走。

关于读书这件事,一位作家曾说:“阅读被认为是好事却不易持续性地实践,一定有它悖于我们人性之常的地方。”而人性之一就在于,一旦有了更为轻便快捷的信息获取的途径,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趋之若鹜、选择捷径而去,而放弃了精心读书。

今天又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选择更加困难的时代,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夹杂在一起,遮蔽了我们的眼睛。于是,就有人抓住这样的机会,做起了代人选书、为人荐书、替人读书的事。比如,罗胖创建的罗辑思维被称为“知识搬运工”“知识服务商”,还有缩写书、拆分书的各种公号、APP,能将几十万字的书缩成一、两万字,所谓“把水分挤干,把干货留下”。

这样的平台有用吗?当然有用。它确实为忙碌的我们提供了更加快速、更加精准、更加便捷获取信息的渠道,既节省了时间,又解放了精力,还减少了开支。

而书分很多类,有一类属于快餐类,比如新闻报刊、时尚杂志、心灵鸡汤等,主要帮助我们了解形势、了解信息、获取资讯,特点是信息传递快、更新快,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不需要拿出专门时间深钻细研。

我认为,像这类书,更适合通过罗辑思维等知识服务平台,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方便快捷。这样的平台,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实惠。

有一类书则属于慢品类,比如一些经典著作,包括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科技类等等。《论语》,被誉为中国人的《圣经》,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今第一奇书,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简•爱》,被誉为全世界妇女追求自立与平等的精神之源,一部驰名世界文坛的经典力作,19世纪最著名的世界名著之一;《瓦尔登湖》,被誉为一本清新、健康、向上的书,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构成美国性格的10本书之首。再比如《史记》《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500年》等历史书,《大众哲学》《小逻辑》等经典哲学著作(通俗易懂,与工作生活联系密切),《时间简史》《未来简史》《失控》等科技、科幻类著作。

还有老子、庄子、孟子、鲁迅、巴金、冰心、惠特曼、马克﹒吐温、海明威、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巴尔扎克、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狄更斯等众多大师的作品。

这些书都堪称经典之作。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作者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必然是集作者学识智慧、人生经验于一体的作品,必然是经众人拜读、反复体悟而经久不衰的作品,可以说是大师们用生命、用一生铸就的伟大杰作。

这样的经典作品,如果是快餐式地听一听、读一读,如果是读别人精简过、缩写过的,如果是囫囵吞枣、粗枝大叶地翻一翻,是难以欣赏其内在精彩的,是难以领悟其精神真谛的,是难以感受其丰富情感的,也读不出经典之作的乐趣、韵味和意义。

这样的书,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耐心地读,甚至是多读几遍,把书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读进去,还要读出来。这样才能真正领悟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才能真正体会经典作品带来的精神享受,才能真正感受经典作品所蕴含的价值所在,才能慢慢滋养我们的灵魂,慢慢塑造我们的品格,慢慢提升我们的修养。

当然,经典作品有很多,穷其一生也不可能读完,而且有的读起来相对容易,有的读起来晦涩难懂。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列出书单,有时间就读一读,不必刻意追求读多少,只要保持一直在路上就是最好的状态。

不去读,永远没有时间。实际上很多人在网上知识平台订阅了许多专栏,但即使最受欢迎的专栏打开率都不到50%,有的甚至不到30%。这就意味着,时间并不是阻碍你阅读的最大障碍,而是愿不愿意、能不能坚持才是。

但行读书,莫问前程,只管一路向前,必将收获属于你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View controllers 通常是 iOS 项目中最大的文件,并且它们包含了许多不必要的代码。所以 View...
    loohcs阅读 232评论 0 1
  • 自己通过项目总结如下: $("现有的元素").on("click",function(){}); --->...
    Jacqueline_JS阅读 191评论 0 0
  • 2017年7月7日,民族历程中的大日子,本该轰轰烈烈,却显得异常平淡,大家似乎已经淡忘,80年前的今天,在中国大地...
    落水有声阅读 315评论 0 3
  • 图片来自电影《黄金时代》 01 我并不推荐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叫...
    原小美阅读 1,063评论 2 3
  • 我是个很容易胖的人。我想,按照同理心,容易胖的人里面很爱漂亮的应该是少数。不是不爱美,只是和美食的吸引比起来,就不...
    心念一阅读 987评论 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