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的风铃在暮色里轻响,一片枯叶盘旋着落下,终究停在窗沿。这微妙的停顿,像极了人生中无数次的去留抉择——既眷恋着枝头的温热,又向往着泥土的安宁。
儿时总以为"去"是勇敢的奔赴,"留"是怯懦的固守。那年夏天,祖父在老槐树下教我辨认年轮,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划过树干上的同心圆:"每一圈都是树的选择,向外生长是去,深扎土壤是留。"那时的我尚不明白,老槐树在风雨中舒展枝叶是去,在寒冬里收敛生机是留,两种姿态共同写就了它的年轮。
人生的去留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第一次离家求学,行李箱装满母亲叠好的衣物,也装满了小院里葡萄藤的清香。站在站台挥手时,看见母亲鬓角新添的白发,突然懂得"去"的行囊里,永远装着"留"的牵挂。就像候鸟迁徙,每一次振翅远行,都是为了回归温暖的巢穴;每一次驻足停留,都在积攒再次起飞的力量。
职场上的转身,情感里的聚散,何尝不是在去留之间寻找平衡?曾见过同事在会议室里纠结于远方的高薪offer,窗外是他奋斗多年的城市夜景。最终他选择留下,不是妥协于安稳,而是发现真正的热爱早已在日复一日的深耕中扎根。也见过友人告别生活了半生的小城,带着一箱子旧书和满腔热忱奔赴远方,她说离开不是背叛,而是让故乡的月光,照亮更辽阔的天地。
岁月流转中渐渐明白,去与留本是生命的两面。春去秋来是自然的轮回,人来人往是人生的常态。重要的不是选择去还是留,而是在每一次抉择中看清内心的方向。就像河流遇到礁石会转弯,却从未停止奔向大海;种子落在石缝里会扎根,却始终向着阳光生长。
暮色渐浓,那片枯叶被晚风轻轻卷起,最终落入花圃。它没有辜负枝头的时光,也坦然接受落地的归宿。人生大抵也是如此,每一次出发都带着初心,每一次停留都藏着深情。去留之间,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对生命最真诚的回应。就像天上的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却始终在自己的轨迹里,温柔地照亮人间的每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