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行苏醒(十四)说不完的春秋战国,道不尽的礼记素康

“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墨子·辞过》


中国素食文化发展脉络03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也是各诸侯国称雄争霸的时期。

各国连年征战的基础源于农业生产力的空前发达,以此为各国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也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向精致化层次发展。这首先反映在上层社会的生活奢侈化,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条件讲究饮食的奢华与精美。

【饮食习俗与社会治乱】

《墨子·辞过》中提到过:上古的人民在不会制作饮食时,只吃素食而各自分居,所以圣人教耕稼栽种,以供人民有粮食。饮食的原则是,只求补气益虚、强身饱腹就够了。所以他们用财节省,自养俭朴,因而国家安定、民众富足。

现在却不是这样,君臣向百姓厚敛钱财,用来享受美味牛羊,蒸烤鱼鳖,大国之君有上百样的菜,小国之君也有上十样的菜,摆在前面一丈见方,眼不能全看到,手不能全捡取到,嘴也不能全尝到,冬天结冻,夏天臭烂,国君这样讲究饮食,左右的大臣自然也都效法他。因此富贵的人奢侈,孤寡的人冻饿。

这样一来,即使不希望国家混乱,也是不可能的。国君若真希望天下治理的好而厌恶其混乱,饮食就不能不节俭。

君主的奢侈饮食习俗,对于社会的发展实在是一种危害。

所以墨子认为“人君为饮食如此”,“虽欲无乱,不可得也”,相当深刻地揭示了饮食的习俗对于社会治乱的关系。

那时天子贵族们中有不少吃货,遍访天下美食,甚至让附庸国每年上供美食,有的甚至因美食而产生了纠纷,导致宫廷内乱的发生。

比如《左传》记载,春秋晋国国君晋灵公,因为厨子烹饪的熊掌没熟透,晋灵公就一刀抹了他的脖子,将尸体往蒲筐里一扔,命宫女抬了出去。宫女们搬尸的时候正巧被赵盾撞上了,赵盾询问了这桩命案发生的原因,并对晋灵公的残暴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后赵盾强谏晋灵公,并激起了灵公的杀心。

还有人给郑灵公(春秋时郑国君主)上供了一只鼋(yuán鳖类中最大的一种),郑灵公心中高兴,就邀请了朝中重臣子家和子公两人共同享用,结果在宴会上因为谁先品尝的问题产生了矛盾,后来公子宋抢先找到子家 ,密谋杀死郑灵公。子家不答应,说,就是牲畜老了,也不能轻易杀掉,何况国君呢。于是,公子宋反过来诬陷子家,子家惧而从之。这年夏天,子家和子公联合起来发动内乱杀掉了郑灵公。此事被浓缩为成语“染指于鼎”,告诫后人不可随意沾取非分利益。虽然是看似轻微的“舌尖之欲”,放纵它也会酿就杀身之祸!

还有就是楚国国君楚成王,弑兄夺位,到了晚年也是遭到了报应,他的儿子商臣,携带宫中的卫兵将楚成王活活逼死。而当时商臣率兵将楚成王包围,逼楚成王自尽时,楚成王临死之际唯一的请求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吃完熊掌后再死……

【肉食与健康】

在那个时代尽管肉类食品相对紧缺,很多人还是发现了饮食对于国家和社会治乱的问题,也发现并认识到肉食对健康的危害。

《吕氏春秋》记载:“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名之曰烂肠之食。”就明确说明肉食的弊端,所以称之为“烂肠之食”。

“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mèn闷胀之意),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

众珍主要指游鱼、飞鸟、走兽之类的动物食品,吃下去后胃会胀闷,气血运行不通达,这样长久以往怎么会长寿哪?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先秦,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肉食对于健康的危害,—吃肉就会缩短寿命,无法长寿。

其原因就是肉类热量较大,纤维素含量少,消化后产生的粪便量较少,不利于肠道蠕动。而人类的肠子总共约6.5——8.5米,大肠约1.5米,里面还有数不清的褶皱可以藏纳“东西”。而粪便在肠道内长期积存,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结而易形成便秘。

肉类在肠子的温度下容易腐败与发酵,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食草动物的粪便是没有肉食者粪便的那种臭味儿的。而作为人类来讲,肉食者和素食者身体所排出的汗液和气体等也是决然不同的。不信?那去闻闻他们排出的屁就知道了O(∩_∩)O~,如做不到,可以素食一周,看看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另外,腐烂的肉类还会在人的肠子里产生许多的致病病毒,也会给我们的肝、肾、脾、胃、血液等带来较大负担

《吕氏春秋》中提出:出门即车,进门即卧,每日大鱼大肉,酣酒不断的生活方式,不仅是道德的坠落,同时也是我们健康的大敌。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心态需要保持安详平和,避免过度的刺激,在饮食方面则定时定量,不要饥饿也不要过饱。

因此,适合人的食物不是肉类!这一点在后面的“素食与健康”中有更详细的说明。

【素食与祭祀】

《礼记·丧大记》规定:“期终丧不食肉,不饮酒。”

《周礼》中也说;“大丧,则不举”,“不举”意为“不杀生食肉”(不要想歪了)。

当时儒家的礼典《仪礼》和《礼记》都明文规定父母忌日和居丧的三年期间都不得饮酒食肉。

还有,在前文中提到在祭祀前也是要吃素的,《论语》中说:“斋必变食,居必迁坐。”古人祭祀前,都会斋戒沐浴净身,戒绝嗜欲,使身心洁净,以表示对于天地、鬼神和祖先的虔敬。

《礼记·曲礼》所谓:“齐戒以告鬼神。”“齐”,即斋,主要是正其心,清心寡欲,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肉。戒则指控制自己的感官享乐,比如不与妻妾同房,减少各种娱乐活动。

想想现如今,我们同古人相比,惭愧至极啊!我们不论是对天地,鬼神,还是父母,在祭祀前有没有净其身、正其心、正其意,食素寡欲哪?

【与食有关】

另外,不得不说的,在注重饮食礼仪方面,春秋战国给我们今人垫下了良好基础。

比如:宾主入座后,食品端上来时,客人要起立,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咀嚼时不要出声,不要把嚼过的食物放回盛器里,也不要专挑爱吃的饭菜食用;不要吃饭时当众剔牙;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父母生病时,吃肉只能尝其味,酒也不能多饮;不要用食具扬起饭菜以散热气。

孔子在饮食方面的规矩很多,明确提出“十不吃”原则,还强调“不多食”、“食不语”、以及“不为酒困”等至理名言。

战国末年,首次出现的饮食学论著,就是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中的《本味》,它首次总结了先秦烹调经验,并介绍当时的美味饮食制作,对火候及调味作了专门的论述,第一次将厨师的丰富经验上升到理论,是中国烹饪史上最早的理论性文字。

关于食疗的《黄帝内经》,从中华民族生存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人们设计了“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助、五果为益”的营养方案,提倡“以素食、五谷为主,以荤食为辅,不偏食、不过饱”的饮食禁忌。

此外,还有铁质锅发明催生了用油烹饪的方法,使得饮食烹饪技术更加丰富成熟。

在传世的食品当中,油、盐、酱、醋、糖、茶、羹、太师饼、油炸类食品、粽子、年糕千层酥等等,都应有尽有。

虽然人们身处在乱世战争之中,但在这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不同文化和习俗都汇聚在了一起,饮食也发生了改变,不管是南北菜系、饮食的礼仪,饮食的卫生等,有些到现在我们都仍在使用。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溯源》

《中国素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图片来源:

头条版权图片


一道素,了心堂

祈愿:素康达天下,天下皆素康

素,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素,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和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心态。

笔者:一道素,本名王海宇

一个弃荤茹素的草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7,533评论 6 5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055评论 3 41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5,365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561评论 1 3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346评论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89评论 1 32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2,978评论 3 43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118评论 0 28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637评论 1 33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558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739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246评论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3,980评论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362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619评论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347评论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702评论 2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