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

        村里撑船的七斤,革命时进城,被人剪去了辫子。这天他在城里的咸亨酒店听说皇帝坐了龙庭,要辫子,这消息让他烦心,更让他妻子惶恐。

  跟七斤有过节的赵七爷特意来恐吓七斤一家,说没了辫子就是要杀头。十多天后,七斤夫妇看出了破绽,于是七斤渐渐在村里恢复了被尊重的地位,一家的生活也回到常态。

        这场发生在一个狭小空间和几个极平凡的人物之间的闹剧,有声有色,颇有“尺水风波”之感。这得力于作者在情节结构上的精心安排。

        小说以张勋复辟的消息和傍晚乘凉的习俗把所有出场的人物都调集到七斤们吃饭的土场这个空间场所中来,用辫子问题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再充分利用人物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复杂微妙的关系: 六斤“吃炒豆”引起九斤老太的唠叨“一代不如一代”;她的骂声引起七斤嫂的不满和申辩。

        七斤嫂将未消的怨怒转向刚回家的丈夫;紧接着,赵七爷出场,七斤嫂的一句陪笑探问,引出赵七爷的一番吓唬;于是,七斤嫂指着七斤骂,又引起和七斤的争辩,与八一嫂的矛盾。

        对孩子的打骂……一个人物触动另一个人物,使另一个人物作出反应;这个人物又触动了其他人物,使其他人物作出反应。如此循环往复,情节越来越紧张。

        人物的思想风貌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展示得越来越清楚。这样,从风波顿起到风波停息,情节结构十分紧凑,既平实而又曲折,既单纯而又丰满。

      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17年,张勋复辟,引起了政治上的大风波,也引起了鲁迅笔下的这场小风波。说它是小风波,是因为它影响的都是些小人物...
    赵墟落阅读 9,192评论 0 14
  • 小说里只是一场普通的邻里对话,围绕七斤剪掉了头发,面对皇帝坐上龙庭的情况,未来会如何来展开。 而这个“未来”并非大...
    HEYDAY阅读 992评论 0 3
  • 题目:选一篇没读过的短故事,读前面的三分之二,然后停下来,续写结尾。 本文是鲁迅先生所作《风波》[https://...
    尤汐Yogy阅读 526评论 5 8
  • 这就是一场电影,主要人物九斤老太、七斤嫂子、七斤、赵七爷。主要配角六斤、八一嫂。群众演员文豪村里的人男女老少。场景...
    风起时我在这里阅读 730评论 0 3
  • 文风流 民众看到革命者打倒了皇帝,于是民众认为革命者成了新皇帝,进而革命的剪辫子等一系列呼喊对他们来说都是...
    文风流阅读 65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