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有了某种“境界”或能“见到光”,和有智慧是两回事。有境界者也更不易破见惑。
“见到光”的意思是修行达到大放光明境界,即:白天与黑夜,睁眼或闭眼,眼前都是一片光明,一片光亮。可以看清事物。
所以说见到光也不一定就获得了智慧,更不一定悟了道。
“见取见”是说自己的心得修养,譬如有人打坐修行有了境界,或者见光了,认为这个光才是道,你没有得到光就没有道,这就落在“见取见”上,这都是思想观念有问题。
——部分文字摘自:【南怀瑾:关于-见惑】
修行有了某种“境界”或能“见到光”,和有智慧是两回事。有境界者也更不易破见惑。
“见到光”的意思是修行达到大放光明境界,即:白天与黑夜,睁眼或闭眼,眼前都是一片光明,一片光亮。可以看清事物。
所以说见到光也不一定就获得了智慧,更不一定悟了道。
“见取见”是说自己的心得修养,譬如有人打坐修行有了境界,或者见光了,认为这个光才是道,你没有得到光就没有道,这就落在“见取见”上,这都是思想观念有问题。
——部分文字摘自:【南怀瑾:关于-见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