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大三时,我就听闻了笑来老师,觉得他的文章和观点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当时同学每天给我分享得到,当时心特别浮躁,很多时候没耐心看,事实也证明,不认真钻研思考的人,看了也只是当时为之一振,过后全都抛在脑后,可课程讲了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践行,无论你学到什么,想做什么,不踏踏实实的践行,最后也走不远。这也在我头脑中深刻种下了凡事践行的种子。
今天读老师的书,突然想把他的经历打下来,也鼓励自己,就有了下面的文字。
在报纸上看到长春火车站附近有个新建但尚未完工的华正批发市场正在招商,他跑去找华正总经理,说,我可以回老家帮你们招商,你们给我多少提成?女经理楞了下,说,你年纪这么小,行吗?不过,要是你能做到,我们签合同,给你10%的提成。
回老家后借钱在延边日报上发了个广告,然后在市内最好的宾馆里租了个房间,开始“招商”。一周前后时间,卖了二十多万,拿到两万多提成,没要现金,换了个位置不错的小柜台出来——那是1994年。罗永浩同学当时辍学在家,见证了整个过程,好像那报纸上的广告就是他跑去找了个人发的。
那时候他就和朋友说,赚钱一定要快,不是因为我们贪,是因为我们懂道理,物理书上说的,想要摆脱地心引力飞出去,得超过第二宇宙速度速度……我赚钱的速度一直很快,帮华正批发市场招商,让我第一次赚到了“万元”以上级别的钱,还是在前后十天之内;后来做过很多事情,也都很多也都很快……
这个类比虽不错,可实际上,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远远超出一个年轻人的想象。
1997年前后,已赚到百万级别的现金——那时候已是金鹰板卡的东北区总代……可他父亲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让他的积蓄迅速归零。也对医疗商业化这个政策有了深刻的理解,也见证了很多人真的在生了病之后因没钱治疗而不得不回家等死……到了2000年前后,财产已彻底归零,于是只能想办法找一份高收入且稳定的工作。
在1995年时,他还遇到过另一场“灾难”——他们几个朋友在华正经营服装批发赚来的十多万消失了……一年多白干,不仅白干,还有负债,这迫使他大学毕业不可能去找银行那每月几百块的工作,因为靠那点薪水,是一辈子还不清债务的。他把压力转换为动力,没了这些压力,可能真的去找个工作了,可有了这种压力,找工作是不可能的了,他只好想办法做生意,辗转了几下,最后去沈阳的三好街,从卖光盘开始……
他父亲病倒后,他卖掉了在沈阳的柜台、档口和公司,回老家。在那三年里,他在延吉开过电脑公司,办过网吧……反正就是想办法赚钱,心里想着,这只是“自然灾害,不可抗力”而已。最终他还有办法比别人更快地赚钱。在网上读到一篇英文文章,一个晚上弄明白了如何搭建无盘网,开个网吧的成本比别人低处出一大截(可见英语好,计算机好,人生多出了多少机会)。于是利润当然高了一大块……但好景不长,先是遇到骗子,再是警察禁止再搭建无盘网,原因不详。这次他再次彻底归零,并再次负债。这是1999年底……
所以在新东方的七年是他安心休整的七年。无论在新东方遇到过多少恶心的事儿,他都感激他的觉得和在外面遇到过的比起来真的屁都不是。新东方课酬虽然很高(相对于培训行业),但对他来说是不够的,?于是开始琢磨不受重力加速度限制的事情——写书。但如果不是在新东方那样的环境,他是万万不可能做到的……
他说赚钱慢是一种罪,原罪。
因为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相对来看太狠心,大多数人不知道而已;你赚钱少,你赚钱慢,你就永远“飞不起来”更别提“飞出去”了……
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林林总总包括很多,主要包括:
☞无继承资产
☞债务与利息
☞欺骗与背叛
☞间或一定发生的灾难
☞税务与保险
☞必须品开支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买车,车价便宜下来是这几年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从一开始就决定不买房,房价太高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于它是个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还带着很高额的利息,买一个房,要还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这事想想就头疼。他花很多钱买书,因为知识是有能量的,且不受重力加速度的限制。那个时期里他有闲钱都不容易,但一有嫌钱,就想办法挪到香港,买美股,那个时候中国人买美股,几乎是失重的赚钱方式。
2005年他父亲去世,母亲好几天没说话,一天早上对他说,笑来,你现在自由了,他说,嗯,他知道。没有了医院敲诈,他一下就财务自由了,这是事实。准备了一段时间,2007年夏天从新东方辞职了——也是在那年的春节前后,他开始写《把时间当做朋友》那年他35岁。离开新东方时,已学会了创作,学会了理财,对如何创造“睡后收入”有了深刻的认知。(无论在哪里,请利用好业余时间修炼硬本领)
在那之后的几年里,他称自己不务正业——开了一家留学公司,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只能不务正业,一会试试这个,一会搞搞那个,有人评价,一般的时候,笑来老师不务正业的时候是最靠谱的……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很简单,他在财务上突破了第一宇宙速度,他的赚钱速度已经稳定地、必然地超过了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
到了现在,如果让他分享什么有用的经验的话,就是,赚钱一定要快,要快到超越第二宇宙速度,不然你飞不出去。
很多人飞不起来,是因为他们好像认为赚钱是很low的事情,他们不好意思赚钱,他们也不敢赚钱,甚至公开鄙视那些拼命赚钱或赚到很多钱的人。与他们沟通之后会发现,这些人好像根本不知道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的存在”他们误以为自己活在真空里,他们觉得自己虽然也想飞,但飞不起来才是正常的结果……可奇怪的是,他们也一样想赚钱,想赚很多钱,一样想很快地赚很多钱,但就是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告诉别人,直接或间接就是进入一种自欺欺人的状态——要知道我们大脑是不会对自己撒谎的,你一定要对它撒谎,它的策略就是相信那个谎言,直到那个谎言变成事实。
说起来简单,但却走过很多弯路,多次之后,才终于明白,朴素其实是需要实力去磨炼的。
绝大多数人不喜欢用朴素的陈述,可一切不足够朴素的陈述都有诱导“自欺欺人的倾向。比如商业计划,这个简单的概念,最朴素的描述就是赚钱计划。
改变世界、情怀、颠覆……等等这些陈述都是不足够朴素的。你可以去改变世界,以商业或非商业的方式,你可以总有情怀或者去颠覆点什么,但不一定非要用商业的方式。既然是商业,就必须赚钱,做企业不赚钱是弱智和缺德的赚钱也可以改变世界,赚钱也可以有情怀,赚钱也可以颠覆——既然是商业,为什么不把朴素的赚钱放在第一位呢?
在培训投资经理的时候,他会扔给他一百多分份商业计划,告诉他,先看,觉得哪个好,就挑出来,写写笔记——写清楚为什么好?
看完后才会告知衡量商业计划的核心标准。
既然商业计划就是赚钱计划,这样朴素的描述,使得衡量商业计划的标准特别简单;
☞你可能赚到多少钱
☞你最快多久可能赚到那么多钱?
注意措辞:是“可能”,不是必然。不是必须。另外,快不是一个单独的变量,数量和速度放在一起才有意义。
有时候会觉得很多商业计划都很好,也有一些很令人惊讶,但不能很快赚到钱的商业计划就是垃圾。
尤其是那些伸手向投资人要钱,却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能赚多少钱,更不知道究竟能多块赚到那些钱的家伙,根本就是耍流氓。投资人很冷静,要的是可能。但结果,这帮人完全没概念,那怎么玩下去啊?
他自己的创业投资经历,过程中犯得那些错误,总结起来都是一样的,在创业和投资的时候竟然没有把赚钱的数量和速度放在第一位……愧对投资人,更愧对自己!
他获得经济自由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靠朴素的思考、朴素的方法论、朴素的践行!
读老师的经历,我感叹人的一生都是起起伏伏,可能命运让你一下子变得富有,也可能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就又让你一无所有,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对钱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因为只要每天在学习,在反思,在践行,财富自由是早晚的是,但如若创业,请一定按笑来老师说的,赚钱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