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解读儿童的个性特质
💗💗💗 婴幼儿的气质类型
也就是孩子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行动和思考。 一个孩子的气质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打算做什么。同样的场景,不同气质类型的宝宝就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来应对。
第一种气质类型的宝宝:“容易型宝宝”。用两个字来总结宝宝的特点就是:好养。第二种气质类型的宝宝:“困难型宝宝”。第三种气质类型的宝宝:“慢热型宝宝”以上三种气质类型的宝宝加起来占婴儿总人群的65%,这就意味着有35%的宝宝是非典型的气质,属于中间状态。
气质是天生的,而且很稳定,不是你可以轻易改变的。
第一点,理解孩子的特质是天生的;第二点,积极地鼓励他去探索,去跟其他的小朋友交往。关键是第三点,他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时候,如果胆怯退回来或者失败了,不要批评他,要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尝试。记住一定是孩子觉得舒服的节奏,不要催促他。这样,孩子自然会建立起与别人交往的自信心。不过我要提醒一点,如果你孩子的性格是典型的内向性格,就要做好即使他参加了很多社交活动,也很难快速地与新伙伴建立关系的准备。
“孩子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做父母的教不了他什么,只要提供足够好的环境、足够多的爱,他们就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下去。”
💗💗💗 婴儿依恋类型:人类亲密关系的原始模板
“安全型依恋”的宝宝。这样的孩子会把妈妈当成一个安全基地,一旦他觉得在妈妈怀里的时间够了,就会想要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这种宝宝也很喜欢去探索,非常有好奇心。
“回避型依恋”的宝宝,是最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明明很需要妈妈,但从不表现出来,这种孩子有个特点,就是非常不喜欢你批评他,对任何的批评基本上都是抗拒的。在妈妈准备离开但还没有离开的时候,就开始焦虑,想要哭了。当妈妈真的离开以后,他会边哭、边表现出很烦躁的样子;当妈妈回来以后,他内心当中又非常纠结,很想接受妈妈,并且会伸出双手要求妈妈抱,但当妈妈要抱起他的时候,他又会扭动身体开始抗拒。所以,这种宝宝的特点是充满焦虑感,基本上不愿意离开妈妈,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当宝宝一个人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去探索;当他哭闹时,很难被安抚。所以我们称之为“矛盾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这种宝宝在妈妈离开的时候,会表现出无助和漠然,而当妈妈回来以后,根本猜不透他将会表现出什么样子。有时候可能是很热情地拥抱妈妈,但也可能是理都不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你明明抱着宝宝,但他的眼睛却几乎不看你。所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依恋类型是最不安全的类型。
依恋类型是可以改变的!
1.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安抚。哭的时候、难过的时候、无助的时候,你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他安慰和鼓励。
2.任何时候,你都要积极关注孩子。无论他做了什么事,成功还是失败,你都要从正面去关注。如果他做的事没有成功,你要告诉他,下次你一定可以的。如果他成功了,你就给他一个拥抱或者是亲吻。
3.不要把你自己的情绪转嫁给孩子。
💗💗💗 儿童是如何获得性别角色的
2~3岁时,他们开始知道自己是什么性别,但在这时候,他们对性别的认识还不稳定,而在3~7岁时,这种概念会慢慢稳定下来,他们会知道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发展发生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把和自己相关的概念进行归类。在2~3岁形成自我意识以后,就会把所有符合自己性别的物品当成是“我”的东西,符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当成“我”应该做的事情,而拒绝不属于自己性别的东西和行为。你会发现,五六岁的男孩女孩可能会相互嫌弃对方的性别。
我们对性别角色的获得还来自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社会学习。
首先是家庭,你会发现孩子会模仿爸爸妈妈对性别的看法。除了家庭对儿童性别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化的影响。儿童的性别特征、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生物、基因层面的原因,此外,更多的则是来自我们后天对每种性别角色的学习和模仿。我们可以遵循传统意义上的男孩和女孩的养育观点,但更加前沿的理念是,如果能够淡化对男孩或者女孩那种刻板的期待,反而会释放孩子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