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岁之前没有对自己狠一点,所以二十六岁之后没有能力选择对自己好一点!那么三十岁之前的每一天,请学会对自己狠一点
熹文说,百分之八十的关于人生的重要决定,都发生在三十五岁之前。二十几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格养成期,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在三十岁的时候完成最后一次的生长。
熹文乐荐:“为什么事情而自律”的五个好习惯
* 早睡早起
* 培养运动的习惯
* 每周读一本书
* 在财务上实现自律
* 每天为自己的成长贡献1hr
每一个人知道自律的好处,但我们大多数人在实现自律的过程中却选择用拖延,懒惰去抗拒它,这种明明知道自律的好处却无法坚持的心态,是我们在自律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同样,在决心做一件事时,比越早开始越好,更要好的是是现在开始。
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
为什么呢?拖延本质在于恐惧。害怕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选择不开始。即便开始了,一开始又会怀疑自己。对于最开始就怀疑自己的人,他怎么能实现自律呢?
所以,一个人在自律前必须保证自信
必须认清的事情是只要做事就会出问题,这是现实,不是你的原因。无论何人无论何事都会有出问题的时候
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和你崇拜的那些自律的人一样,都是有同样的能力去实现一个目标的
当你相信自己可以坚持下去并可以达到目标时,那么你就不再拖延着,偷懒。而是以这种心态去开始自律,并且开始自律的时候,就是你获得自律的时候
自律不需要高智商高情商,不分年龄,需要的是好的自控力,而好的自控力,源于你对更好的自己,更美好生活的渴望
熹文乐荐:告别懒惰和拖延的方法
1.从小事着手,培养自律意识
自律如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锻炼变的强大的。自控力有关三种力量: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
熹文乐荐:我们通过三种力量为自己量身定做小目标!如:
* “我要做”力量:我要每天看10页书
* “我不要”力量:我不要在晚上吃夜宵
* “我想要”力量:我想要在早上6:30起床
通过一些容易达成的小目标,来培养自己的自律意识,也可以帮助自己进入更大的目标
2.理智的树立目标
做计划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给自己一下子设定很多目标,认为越多越好。❌
其实每个人毅力都是有限的,太多目标是在损害你的毅力,并难以坚持,到最后什么都实现不了
正确做法:要从自己想要得到的事情先坚持自律✅
误区二:我的的目标树立的越高越好。❌
忌讳把目标树立太高,这样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挫败感,不断交战的漩涡中。
3.和积极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
看TED视频得到一个道理:你的水平约等于你身边朋友的水平。与积极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获得自信
4.保持积极心态,不要因为一次不坚持就自怨自艾,毁掉全部坚持
熹文说:人生的路很长,偶尔犯错没有关系,你还有不断修正自己的机会,只要你能管好自己,偶尔一次放纵是可以原谅的。
克服掉懒惰、拖延之后,在自律过程中仍会遇到其他困难,如精神倦怠,虽然自己体力还能坚持,但精神上已经不想继续时候,试着用熹文说的方法!
熹文乐荐:用下面消除消极心理的3个小窍门
1.如果你觉得坚持不下去了,就问自己两个问题:
* 我通过自律会有什么好处呢?
* 我放弃了会有怎样的后果?
不断提醒自己通过自己会获得什么?如果放弃又会失去什么?
2.找到自律偶像(方法很好用)
村上村树 33岁开始跑步,跑10kl,长达30年,每天凌晨4点跑
3.想到3年后的自己再回到现在确定目标
想让自己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用这个答案帮助自己确定目标
我可以做到的,你没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