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免不了会多吃,加上又没做什么事,多余的热量自然会转化为脂肪,长点肉也就情理之中,所以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都在叫嚣着减肥。
当然今天想聊的不是减肥,而是想再谈谈饱食对身体的影响。增加肠胃消化系统的负担,抑制身体的排毒功能这都是我之前有写过的,今天来讲一个字「酶」。
酶是一种生物活性剂,存在于所有生命体中,参与所有的化学反应,比如人体消化、吸收、排泄、讲话、思考、眨眼睛、走路等,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酶的参与。
而在植物蔬果中,酶一般称为酵素,一粒种子长成植物树木,也都是酵素在发挥作用。酶(酵素)就是生命力,没有酶(酵素)的存在,生命也就终止。
然而人体能够产生酶的量却是一定的(恒定的),就像细胞的分裂次数,也是限定的,大约50次左右。当体内能够产生酶的量越来越少,器官的功能就会退化,生命力下降,人随之走向衰老、退化,直至死亡。
所以想要年轻健康,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节约体内的酶。
而在日常生活中,最消耗酶的就是消化,将一堆食物分解成能吸收的微小分子,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吃的是新鲜的「未经烹饪」的蔬菜水果,基本不会消耗体内的酶,蔬果所含的酵素能将自身完全分解。
然而在今天我们所吃的食物几乎全为高温加工烹饪,酵素全无,吃的越多,损耗酶就越大。
30年前,慢性病还很少,如果听说有谁得了癌症更是稀奇,但现在就不用说了,慢性病癌症已经随处可见,习以为常。
这种变化由什么在主导?我认为与饱食绝对相关。我们不再需要为吃担忧发愁,反之每天随意尽情美食享受,吃的过多,也就意味着身体需要产生大量的酶来消化处理,长期的透支带来的就是各种健康问题慢性病的呈现。
酶的减少,慢性病的康复也会成为问题。
慢性病的康复来自于新的健康细胞的重建,整个过程都是由酶来完成,酶的过度损耗会造成细胞重建分裂的速度下降,康复进程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