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性格即命运。对于英雄人物也往往难逃此咒。关羽虽是绝世英雄,但他身上也有一致命的阿卡琉斯之肿,那就是自大。正是这自大的性格导致他的失败,也导致蜀汉走向灭亡的步调加速。
说道关羽失荆州,可能所有人想的都是“骄兵必败”这四个字吧?其实不然。关羽失荆州,是无数的偶然堆积起来的必然。
首先,关羽失荆州前,守了六年荆州啊!这是许多人所忽略的;而,为什么关羽却失荆州呢?首先,他的同僚们,先后立下战功,心生不怠,这是心理的原因;而后,除了关平廖化,关羽身边没有什么忠强之辈,这是人员的原因;欲攻破樊城,却因荆州险失而放弃,这是战术的原因;关羽守了六年荆州,也没有后援,这是配置的原因;身边没有谋士,以出谋划策,这是计策上的原因。所以说,关羽失荆州,是无数的偶然拼 凑而成。
然后,再来看看作战。糜芳为避免关羽的刑罚而投奔孙吴,这是人员上的失误,而且也不怪关羽,就算是其他人,部下有误战机,也不会坐视不理。
本来,关羽可以攻破樊城,再从长计议。但是,他的高傲不允许他放弃荆州。就是因为那一眼回眸,那一丝犹豫,而有了麦城之败,有了那血流成河。这是那,一抹必然
总之,关羽的悲剧就是性格的悲剧,一个人纵使拥有广大的神通,如果不注意修养自己的性格,不懂得尊重别人,最后往往会导致众叛亲离,自断后援,陷自己于孤立无援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