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前后读书——读毕飞宇的《小说课》

寒露已过,秋意日浓。每每坐在窗口眺望家山,山色又严肃了一些。提醒着,一年又要到头。

感觉昨日还有烈日,短袖尚有汗流。今天坐在窗前,秋阳浴满全身,反倒是一片煦暖的感觉。

国庆七日,去到了浙北的天目山里。伴着篁竹清溪和夜风,读了一本小书。

毕飞宇的《小说课》。

毕飞宇是小说大家,上一届的茅盾文学奖,《推拿》拿了奖。

这本书,是他在南大的讲座的讲义吧。

也许开了八次讲座吧。书中,以八部短篇小说为例,生生的谈了自己的阅读体会感受,并且以小说作家的目光,审视了短篇小说的阅读和体验,还以老师的身份,教了如何来编撰故事。

古典的有,红楼和水浒,还有蒲松龄的《促织》,现代的有鲁迅和汪曾祺,还有短篇的鼻祖莫泊桑,以及还有世的诺奖得主奈保尔。

毕飞宇说:一本书,四十岁前读和四十岁后读是不一样的,它几乎不是同一本书。这个慢慢走到人生的一半,是有体会。在大部分时间里,读书是一种补课,年轻时候经历时的事,许多是头破血流才顿悟的,四十多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后,可以到书中再从头体验一下青春的冲动和挫折。

某个公众号曾经写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前后的故事,按照新思路的解读,以时下的社会人类关系,以及四十岁男人的无奈。写得好。

记得小时候,读到“林冲将三个人的头系在一块,将葫芦里的冷酒吃了,提了枪,在彤云密布的雪夜,投庙东去了”,也许只有一段老天开眼,大仇得报的爽快。人生又翻过了二十年,经历了职场升迁,人事倾轧,生离死别,爱恨情仇,大风大浪,阴沟翻船,多少苦辣酸甜都品尝过了,再读林冲风雪山神庙,感同身受,的确是另一本书了。

这书,配合着这秋,读来凄凉。

夜来,江南的秋雨润湿了楼下的街道。悬铃木的叶子快落光了,一张张粘在柏油马路上,在路灯的反光中有着特别的形状。

高架上的车来回穿梭着。

秋天读这书,学到点读书的技巧。的确,书读得进,也要有所悟,这是需要技巧的。还有,就是体会到人生过半后,读书的新感觉。

那种澄空万里,任我遨游,无欲无求的自在感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平时我们读小说,往往只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看完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的命运就算自己读完小说了,小说中到底有什么秘密,为什...
    记忆悠悠阅读 1,980评论 8 8
  • 坦率地讲,我是个不大会读小说的人。这个“不大会”,既是指我不怎么会主动去读小说,又是说我读小说通常都读不出其中的味...
    伪文青嘉哥阅读 1,774评论 4 15
  • ——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
    岚风的叶子阅读 243评论 0 0
  • 行业特点 交互性低边际成本网络效应去中心化和连接 移动端产品典型特征 用户绑定时间碎片化有限的展示空间LBS便捷收...
    大眼睛鸟阅读 200评论 0 0
  • 2017年7月24日晚 预告说明天五点到下午两点停电,四十度的高温,大家都在考虑,没有电的这么多个小时怎么过。 谁...
    哆啦__阅读 2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