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想放弃写作,重新回归工作与生活,微信后台总收到一些留言。
一部分人是刚毕业大学生对未来工作充满了不确定,一部分人是刚从事写作的文学爱好者。这些人努力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言语中总有一点焦虑与不安。
01
这位网友的困惑也是我三年前的困惑。
每天学习到很晚,眼睛干涩,的确很卖力。但这种方法能否持续长久,还得自身去验证。
我是那种喜欢集中突击的人,公务员没有备考经验,老师备考经验有。
在时间分配上,我是这样安排的:白天努力工作,晚上8点到10:30看书,因为只有那么点时间,看书效率比较高。
在运动方面,我也想了一个办法:人少的时候用小跑的办法代替步行,因为没有整块时间去运动。
在健康方面,也经历过过眼睛干涩的痛苦,但很快做了调整,发现眼睛不舒服就休息几分钟。如果太累了,就安心睡一觉,第二天早上5:30起床继续看书,7点钟准时上班。
02
高强度的工作学习,一般我只能持续三个月,三个月后,会自动调整工作与学习的节奏。
其实,集中写书评的时间是4月份到7月份,做到了每周至少5篇的更新。那一段时间,皮肤很差,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写作何时能有突破。
但我发现简书的一些大牛既做线上线下活动,又保持日更一文的习惯,咬咬牙也就坚持下去了。
很快,我就出现了写作上的瓶颈。写出来的文章自己看着都觉得不对劲,随后就加大了阅读量,文章写起来就好些。
03
至于工作,也是有教训的。因为沉浸无写作,我的工作态度遭到领导的质疑。但很快,我就换了一种做法。
首先,降低更新文章的频率。其次,上班时间不去想写作的素材。最后,每晚10:30睡觉,早上起来写作。
现在刚开学,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我就把教材后面的练习题全部做完了。因为学生还在军训,有时间做些准备。
等正式上班,就可以参照教参,进行第二遍教材的研读。然后,我还买了高考题,像学生一样去刷题。虽然大学经历过专四、专八考试,但不做题速度就提不上来。
04
至于写书评,现在也做了些小调整。只写自己感兴趣的书,去读书馆借阅经典的书。
尽量写一些有深度,有启发的文章。这些文章的素材来自现实生活的人,也有自己的自身经历。
至于平台运营,也改变了以前贪心的做法。坚持在简书、公众号、微博上同步发表,其他平台慢慢放弃了。时间有限,能省的时间都要省。
至于微信群,已经退出了十来个。每天被群里各种信息干扰,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况且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靠几句聊天得来的。
05
回顾过去的七年,每一年心理状态都在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对工作的理解,也有对伴侣的选择。
哲学这门学科看似无用,我一直践行着“知行合一”。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会去参照,如果在自己身上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调整过来。比如每晚睡觉的时间,经过反复实践,10:30这个点,对我比较适合。
工作上,也是乐于向有经验的老师求助。但并不限于本学校的老师,会求助更高一级的学校老师的经验,也会看网络上的资源。通常所有的信息都会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内容。
我始终坚信:只有不段的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今年三十的我,心态总处于大学刚毕业那种状态。唯一与大学毕业生不同的是,能消化掉内心的一些情绪,当身体出现不适,可以及时调整作息时间,调整饮食习惯。我也不是每天只写作,看书,写作、看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然后,还是要重申一下:我每天10:30睡觉,已经不熬夜了。写这篇文章整整花了一小时,写完就要出门吃早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