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一:每日三件事
今天是践行每日三件事的第四天,完完全全产出了自己的预期,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了。
具体做法就是每天晚上醒来之后,给自己制定“三件事”,比如我的三件事是“1.刷题100道,2.阅读一篇文章并留言,3.写一篇文章”,完成后回顾目标,给自己的成就感、幸福感分别打分,范围1-10分,具体可以关注微信公众“橙子成长联盟”。
每日三件事
三件事其实并不少,要求具体、产生结果,意味着一件事可能要做很多方面的准备工作,比如150道题目,就得复习相关的知识点,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又比如阅读一篇文章,并评价、写心得,也是需要很大的知识储备量才能也得好,为了写得好,就倒逼自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今天回去扫墓,来回奔波,但是也能把这三件事给完成了,出乎我的意料。
认知二:如何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
1.与比自己更聪明的人交流
通过现场的交谈,就有可能及时听到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并且可以直接询问得到反馈,这是最快的方式。
2.大量阅读
如果心中有疑惑,得翻阅大量的书籍,才可能找到满意的答案,会比较慢点,而跟聪明人在一起,有时往往就可以直接得到对方的建议,针对性的阅读某本书籍,效率会快很多。
认知三:关于优先级的补充
猎豹CEO傅盛曾说过,问问自己,如果只剩一半的时间,能否把事情做好?这会逼自己去思考谁才是最应该先做的。
另外这也促使我反思以前的认知,之前认为“只有花够一定的时间,才能把事情做好。”这确实没错,但会容易范一个错误,明明事情已经可以做好了,却要拖够时间,这就把“做足时间”和“做好事情”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