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温暖而优雅,悲伤而幸福

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仿佛看到一位银发整齐,温婉如玉的老人,轻轻地吐露着深情。

"我们仨"原是他们的女儿圆圆之作,却因永远的缺席,不得而终。杨绛先生重新谱写"我们仨",并把爱女的草稿附于文后,足见其思女情切。

她1997年丧女,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剧痛,而又于1998年与钱钟书先生永别。命运对于杨绛先生的不公,在她看来却只有昔日幸福的馈赠,而无丝毫不满与怨怼。拿起"我们仨",总觉得心里沉甸甸,眼睛湿润润。翻开"我们仨",却只有无限的羡慕与崇敬。合上"我们仨",有一丝惋惜,更有一丝永久。

这本书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位饱经风霜却有着极深的教养的女子,对于生命中出现的人和事的热爱与思考。"我们仨",是一个家庭,也是千千万万的家庭。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我们的国家,组成世界。

这里,有一份最普通却珍贵的粘合剂,就是,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