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眨眼间我的前半生已经过去了1/3,回顾过往只能用年龄的增长来概括所走过的每一步,而成长,是我在去年年初才豁然悟得的概念。
很多人说,当你渐能收敛锋芒,与世俗和解,懂得张弛有度的待人接物时,就叫成长。
而当我透过一个个社群的缩影,看到了现实生活外无数个不可思议的故事时,深感到所谓的成长,并不单是岁月静好的圆滑和屈服,还在于跌倒之后,具有从谷底爬起的勇气,这才是值得令人敬畏的成长。
至今我的脑海中还清晰地盘桓着那个画面,小学时一次考试前,母亲为了考察我的学习成果,一边在阳台上洗头发,一边向我提问。
因为一直对数学不开窍,对于她的提问,我当时脑海中一片空白。
于是歇斯底里的母亲和被吓得惊慌失措的孩子,就永远的定格在了那个在夕阳西下的余晖,从此我认定自己在数学上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孩子。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我觉得自己跟数学这辈子都只会是两条平行线。
的确,作为权威型的父母,从他们口中说出的任何一句话,在年幼的孩子看来,都有着掌舵生死、预判未来的效力。
于是之后的我,就像是体育赛事中执拗异常的一根筋选手,因为认定自己跟数学无缘,是在文科中尽可能做到最好,就这样我以很偏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然而具有讽刺性的是,原本对数字非常排斥的我,因为对父母的顺从,或者说是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不负责,而由父母帮我选择了当时大热的金融专业,并顺理成章的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银行的客户经理。
就这样一个对数字并不是特别敏感的人,单单凭借着自己对客户极大的同理心,充分发挥了性格中的S特质,而做到了客户经理,并屡获业绩第一。
当然这也跟当时经济一片大好的红利风口,有着极大的关系。举这个例子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而是为了说明,我在那个当下能取得那样的成绩,和深入挖掘自我身上潜在的S特质密不可分。
当我以为一个人仅仅凭着S这样的深入同理气质,就能仗剑天涯、挥展宏图时,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瓶颈,感到自己越往前跑,却越是有心无力。
难道我必须要听任数字摆布,成为一个个目标背后的傀儡吗?难道我仅仅是为了不停迎合客户需求,而变得忘记了自己的情绪,失去真我吗?难道我在客户和同事面前,都永远是那个只能说是的老好人吗?
内心涌动的一些莫名力量一直在蠢蠢欲动,自己却始终说不清道不明。
究竟是缺了什么东西呢?
02.
于是我开始了在书中寻找答案。
直到有一天我在书中读到,李笑来老师讲他当时在新东方如何成就自己的逆袭之旅时,我豁然开朗。
作为发音并不是最标准,长相并不是最好看,……甚至学历都不是最高的老师时,他如何连续几年成为学生评价最好的老师?
他提到了这样的概念,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多维度复利的成长,如果说从单一维度来看,我们比的是长度,从两个维度看我们比的是面积,从三个维度看我们比的是体积,而从4个维度看,我们比的就是成长加速度。
那么任何事情,都并非线性,我们不仅可以直走,亦可以曲线救国,比如现在的跨界和斜杠。我们要明白从多个维度来打造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要总是一条道走到黑。
于是笑来老师分别从考试成绩的提升(C)、用统筹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效率(CS),利用心理学原理帮学生克服心理障碍(IS)以及坚定而持续的目标执行(D)来打造自己的多维度竞争力。
同时笑来老师一再强调,在单一维度上你也一定要足够突出。这跟任博老师的观点如出一辙,如果在DISC的排位卡中,你如果只是在最中间的那个点,乍一看各项特质都非常平均,是一个极好的中庸状态。
然而你在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占有最长,那么你到达任何一个区域时所去到的距离,其实都是最远的。
所以基于这个概念,笑来老师正好利用了DISC中各项特质的延伸以及单一特长的聚焦让自己突破了舒适区,从而成就了自己的英雄之旅。
这个观点对当时的我有极大的启发,看来自己总是待在S,总处于这样的舒适区,是肯定行不通的。
03.
于是从18年的1月份起,我开始了自我成长之旅。
S的超越:
清晰的记着自我生命的觉醒,是在16年小家伙出生那一刻。当眼神触碰到小生命那清澈的眸子,柔软的小生命瞬间击中了我的心。
正是那份觉醒,让我开始敢于正视外界惨烈的洪流,而不单是沉迷岁月静好的虚幻。
从08年1月起,通过薇安老师的高效能行动训练营,我明白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正给了我们在一次次突破舒适区时需要随身携带的7个锦囊——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是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紧接着,在淑丽老师和婷婷老师的正面管教课堂里,我见识到如何用和善而坚定的力量,突破表面的弱不禁风撑起一株苍天巨树的恢宏;如何用和善而坚定的力量,既能保持真我又能抵达初心;如何用和善而坚定的力量,让孩子看到什么是尊重自我,尊重别人以及尊重环境。
当看到跟我是一样,身处S特质的淑丽老师依旧可以调用身上强大的D型特质,拉出自己走出舒适区,并且利用缜密的C型特质排兵布局,誓做一株散播正面管教理念的蒲公英时,这种灯塔精神深深的照亮了我。
C的坚持: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红皇后曾说过:如果你要维持在原来的位置,你必须很快地跑,如果你想要突破现况,就要以两倍於现在的速度去跑。
所以,无论是创造了N多个平台的剽悍猫叔,亦或是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他们都坚持同样的信念: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谦虚、不要骄傲、要每天反省、活着就要感谢、积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上述语言和榜样们的以身作则,强烈的激发了我品行中C特质勇于突破重围,一路逆流而上的坚定。
于是每天早上4:00,我开始被梦想唤醒,至今坚持了近一年。为了成就自己的讲师梦想,我把未来技能通过读、写、说三方面的划分进行多维度打造。
我成了一个社群活跃分子,从演讲线上线下训练营到BM写作训练营、鱼哥写作训练营,再到莘茹老师的魔鬼声音训练营、普通话训练营、声音主播班,从猫叔的行动营到牛人进化营,从时间管理线下课到超级笔记术训练营、……
我坚信,曾经看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步路,说过的每一句话,思考过的每一个念头,……最终都会在我的气质中得以沉淀,成就我未来想要成为的样子。
如果想要遇到贵人,自己首先要努力成为贵人。
I的绽放:
原来的我,对于那些过于彰显自己,不断去炫耀各项成绩或者是不断跟别人分享的人,总是抱有目光短浅的嗤之以鼻,觉得那样无异于显摆和矫情。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在这个大家通过屏幕,千里之外都可以互加好友的时代,如何打造个人的影响力,如何形成强大的个人品牌?
正是启航于基于信任的链接。
现在,我逐渐变成了自己原来“讨厌”的那一类人,爱秀爱发声。但是,天天朋友圈发圈并不是为了显摆,还是为了分享知识;在小伙伴们作业之后的点赞评论,也只是为了增强链接,同时提升自己的点评水准;社群内部的积极参与或者是红包肯定,都是为了让别人的辛苦付出被看见,被肯定,被鼓励。
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被看到。这是一种降维思维的思考。当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其实正是有一些小伙伴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来发掘背后的底层逻辑,来寻找到对他们有用的知识和触动的点,或许正是因为你的某个举动,带给了别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D的突破:
在我的品性中D几乎是一个负值,因为妈妈的强权,从小个性中的D被深深的压抑到谷底。
但是现在当我身为人母后,在育儿中或是在自己小家庭关系的维系中,这份来自于D特质的果敢和我能行的勇气,一再的告诉我,你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尤其当经历了母亲的生病和父亲的小型车祸,我突然意识到,作为女儿,我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小女孩了,而是必须要去承担责任,成为真正能让父母依靠的人,我必须要勇敢的站出来发声。
即使我做的不够好,但是也要突破这份不完美,勇敢去做,而这就是成长。
在这场人生的逆流之河中,尽管兵荒马乱,我也一定要坚定地寻找到属于自己心灵的一席之地。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诗:
《我会采更多的雏菊》——纳丁斯特尔
如果我能够从头活过,
我会试着犯更多的错。
我会放松一点,我会灵活一点。
我会比这一趟过得傻。
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我当真。
我会疯狂一些,我会少讲点卫生。
我会冒更多的险。我会更经常的旅行。
我会爬更多的山,游更多的河,看更多的日落。
我会多吃冰激凌,少吃豆子。
我会惹更多的麻烦,可是不在想象中担忧。
你看,我小心翼翼地稳健地理智地活着。
一个又一个小时,一天又一天。
噢,我有过难忘的时刻。
如果我能够重来一次,我会要更多这样的时刻。
事实上,我不需要别的什么,
仅仅是时刻,一个接着一个。
而不是每天都操心着以后的漫长日子。
我曾经不论到哪里都不忘记带上:
温度计,热水壶,雨衣和降落伞。
如果我能够重来一次,
我会到处走走,什么都试试,并且轻装上阵。
如果我能够重头活过,
我会延长打赤脚的时光。
从尽早的春天到尽晚的秋天。
我会更经常的逃学。
我不会考那么高的分数,除非是一不小心。
我会多骑些旋转木马,
我会采更多的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