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初次接触中国式众筹的文化是从北大首席架构师培训班开始的,在开始前把书狠狠地啃了一遍,感觉不过瘾,于是我成了第六期首席架构师班第一个报名的学员。
第一天上课就感受了浓浓的文化,本人对文化的偏好早已渗入骨髓,当听到“文化”二字,立即睁大双眼,竖起耳朵,当听到诸如“红包文化”、“师兄弟文化”、“家人文化”……更有一股暖流涌入心间。
今年三周年年会庆典上,又总结出了“无总文化”、“舒服文化”等等,每一个文化的产生,绝不是某人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一种同理心与良善文化的缘起,再不断激发另一种文化发生迭代的产生,最后形成一种文化圈层的示范效应。
早年间,看到一副漫画,讲的是一个舞台上的创业家和远处默默站着的妻子,用温柔而怜惜的眼光看着自己丈夫,旁白文字:外人只看到你飞得高不高,家人却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家人文化在今年年会上,出现了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杨勇老师和易辉老师的另一半悉数亲临6000人会场,这是对两位青年创业者无声的鼓励和最大的支持,尤其是易辉老师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地望着台下不远处默默支持他的爱人......
这一幕,把家人文化的内涵再次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