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一个可以在黄土墙上找到自己家乡的地方。
验票过闸机,首先看见的就是在一整片麦子里凸显的四个大字‘只有河南’,那么耀眼,那么突出。
是的,只有河南。
穿过麦田,往里走,就看到了成片成片的黄土墙,伫立在中间的一面墙上这样写着:
您从何处来
您为什么而来
请注视这方黄土
这是215立方米的黄土
这是取自河南的土
这是黄河流过的土
这是生长麦田的土
这是日月照耀的土
这是祖先庇佑的土
这是孕育文明的土
这是哺育百姓的土
这是生你养你的土
这是生我养我的土
是啊,这是生我养我的土。
作为河南人,来到这里真的没办法不动容。
接着往前走,来到了一个方方正正写着‘我是河南人’五个大字的墙面前,大家纷纷在这里拍照打卡。
旁边摆着整齐的桌子和长凳,桌子上铺着的是各种各样的桌布,那桌布像极了自家饭桌上铺的桌布,和这黄土墙恰如其分地融在了一起。
后面是通往二层的楼梯,楼梯上一一标注了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顺序和时间。

我们中华民族正是沿着这一个个阶梯,才走到了这里。
园区里有21个剧场可以观看。
如果想全部看完,那你需要多来几次。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表演杂技的地方。
看台上坐满了人,周围也站满了人。
我个子没那么高,看到一个大哥要出来,我就插缝钻了进去。
杂技不愧是杂技,一般人耍不来。
一位姐姐徐徐地走下来,到舞台中央,开始了她的表演。
不停变换的动作让人惊奇身体之柔软灵活。
想必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接下来是一位哥哥表演,台上先放一把大椅子,然后人站上去,下面的人一把一把给他递,他一个一个摆好,人也一步一步往上。
我数了一下,大概有八九把,高度已经相当可以了。
而且是一点安全措施没有,完全是依靠个人在上面表演。
两手扶在椅子两侧,身体腾空。
单手撑椅,整个人仅依靠手臂的力量把人撑起来。
看着那么高的高度,却要做那么危险的动作,我只自己在嘴上念着太危险了太危险了,已不再敢像看其他表演一样,只低下头,手捂着眼睛,好怕他出现什么意外。
不过好在很成功,一切顺利,他完美地完成了表演,收获了众人热烈的掌声。
我却担心地嘴里不知说了多少遍太危险了太危险了。
难以想象这样的表演每天都要在园区上演,且无一点安全措施。
精彩固然,但这样高难度的表演动作总是让人有些揪心。
出来以后,去排队六点开始的幻城表演。
排了没一会,就检票进场了。
入场后,随意找座位坐下,等演出开始。
演出时间一个小时。
整场表演两点给我印象最为深刻。
其一,古人在台上,今人在台下,古人在听今人背诵古人的诗句。
这一幕让我想到了‘典籍里的中国’这个综艺。
节目里面就有设置古人今人相遇这一环节,借此也可了古人的一些遗憾和愿望,个人认为这种形式的舞台呈现很棒。
其二,一个个古人站在台上挥手,念着:想必今天的人们应该也能看见吧。
此时,灯光打到观众席上,大家也一个个挥手回应。
古今交汇,这样的画面怎能不让人动容呢?
结束后走出场馆。
抬头,高高的黄土墙,葱绿的树木,一轮明月挂在蓝蓝的天空上,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记录此时此刻。

从里面走出来,我在放主题曲的音响旁停下来,想把这歌录一段视频,我站在路旁边,拿出手机开机拍。
伴着‘也许某一天,我们还能相见’的歌声,镜头前一个个行人走过。
有一家三口,有姐妹,有朋友,有爷爷奶奶,有祖孙三代。
我不知如何形容,只觉,如此,甚好。
走到最前面,有台阶可以上去观看前面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视频。
有一小截是关于网友们发布的评论,非常值得一看。
其中一条是我最喜欢的,也用来作为这次的结束语。
文明始于此,盛于此,黯于此,复兴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