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寻找心中的满天星斗

捧起这本书,完全是个意外,毕竟在这么多年的读书生活中,老觉得天文太专业,又严谨又枯燥,加上没有理科思维,读起来肯定万分艰难。可一见到《亲历宇宙史》的封面我又犹豫了。一切过往皆为历史,人类历史是历史,宇宙的形成与变化也是历史嘛,即使人类渺小得要命,人类命运的何去何从,天文宇宙也能给答案嘛。

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在漆黑的村外穿行,前方就像黑洞,似乎能把人吞噬,而头顶上的满天星斗,把整个苍穹展现在我眼前。不过在这些闪闪的星光中,我只能认识北斗星和猎户星,其他的因为缺乏理应思维,只能愚笨地忽略。

所以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时间,我下意识地去翻找北斗七星,在平实的行文叙述和简单易懂的图片中,我终于认识了天枢和天璇,也懂得了如何去找北极星,掌握这个最最最最基础的天文知识。

《亲历宇宙史》说,通过21颗著名的恒星可以为你讲述宇宙历史,包括天狼星和它的小弟,以及船底座、天鹅座等等星座,可以让你突破从《圣斗士星矢》中获得的仅有的宇宙知识,从而登上正规科普的殿堂。

书上说,北极星是天空中最“懒”的星,我想,大多数人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不仅会产生渺小的感觉,连带自己也会由于“自备”从而产生“懒”的感觉。当然,阅读优秀的科普书籍,你会感受到仿佛一位和蔼的老师在给你讲课,你听得津津有味,产生兴趣,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一闪一闪亮晶晶的背后,是科普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亲历宇宙史》在介绍每颗恒星时,先介绍例如坐标、形状之类的基本知识,然后介绍人类是如何探知到这些知识的,当然这些知识也不是特别高深,拥有完整十二年教育基础的大学生完全看得懂。当然这些知识的诞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大多数会有一个曲折的过程,比如,测量仪器方面有差距,仪器越先进,观测起来就越精细,发现也就越多。

不难看出,天文学的精进、人类对宇宙探索认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有了更大的发展,发现更多宇宙的历史,也可以看做是近现代人类不断进步的历史。于是,你阅读得越深入,你越会感受到人的伟大,用中国古人的话说,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科学家们探索天空、探索宇宙,除了用物理知识造福于人,更可贵的是作为文明的瞭望者,他们不断地提醒着人类同胞,我们是渺小的。书中的“大陵五”这一章在最后提醒,大陵五可能曾对地球产生过破坏性的影响,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行星和地球的碰撞。地球,真的是安全的吗,离不安全的状态还隔多久呢,《流浪地球》里的场景,会真实发生吗?

谁也没有答案,大部分能做的,还是多仰望下头顶的天空吧,“人定胜天”是行不通的,探索宇宙,就是探索人类的未来。《亲历宇宙史》说了,一些天体用肉眼就可以看到,个别的用望远镜也能看到,所以带上这本书去露个营,恐怕再美妙不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