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生命的降生的当天,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那一天似乎有一种那么漫长,在得知母女平安的那一刻,我深深的感觉到那种身份的微妙变化,给心灵带来的撞击,尽管理性告诉我这不过是生命的繁衍,但是内心依然会有莫名的激动。
紧接着就是抱起宝宝的第一次,那么的柔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乖巧。那一瞬感受到一个新的生命的伟大和神奇,感受到肩膀的责任更重大;然尔在喜悦还未褪去之时,还有妻子的产后恢复。整个月子气的生活几乎是让人筋疲力尽,但是却不觉得有什么辛苦,那个时候我和她都还陶醉在新生命的喜悦里,即使妻子面临着最为辛苦的月子,但是月子中心的服务基本还是让我们顺利度过了这个最为难熬的时刻。
真正有考验的是,回到家里,母亲与妻子在管理孩子上的分歧以及两人相处过程中的摩擦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妻子变得敏感而情绪多变,而由于习俗和文化的差异母亲又很多时候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妻子的一些作法,真正考验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显然作为中间的我,有时候也并不容易做到两边都可以满意。
当时自信满满可以处理好婆媳关系的我,常常觉得这个千古难题确实不是古人夸大了难度,而是在现实中确实就是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关于孩子的爱的给与,关于我的爱的给与,关于彼此的界限,显然非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处理好这些东西,一般的情况下恐怕都不是很理想。
然后更多的变化还在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开始成为了我和妻子之间的一个情感传送带,但是也分离了我和妻子的亲密关系。显然的,在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未来上,我们并不一定可以达成一致,在价值的理念上也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分歧,不知是什么时候,和妻子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从怀孕的期盼,到孕中的等待,到出生后的喜悦,而最终被两个原生家庭的价值观和老一辈人的是是非非而把所有的这些等待撕裂的支离破碎,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淡化这些,但是显然的我和妻子的生活一旦被上一辈干涉或参与对我们的关系几乎都是损害。于是我拒绝他们随便介入我们的生活,这样我才可以保证在家庭范围内的正常的平衡。
在孩子出生的这段时间里,很多东西要经历考验,自己的心态,自己父母的状态,妻子的心态,岳父岳母的心态,这种东西一旦有所失望就会对两个家庭的关系产生裂痕,从这个角度看异域文化的结合就必须要摒弃任何一方的所谓的风俗与旧约才能保持一个平衡的生活观,在当爸爸的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会了和婴儿交流的各种技能,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和自己以及家人去相处。对婚姻的理解也加深了一层,一家人如果没有彼此的理解和扶持是很难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