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帝王对词人的成全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一次知道李煜,便是通过这首《虞美人》,于是,一位“忧愁似春水”的词人形象,就这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相信大部人都对李煜这个名字不陌生,有人说他是千古词帝,有人说他是亡国昏君,他还有一个名号是李后主,“后主”,似乎很好的标示着他是一个王朝的结尾,一个不光彩的结尾。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在艺术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词一直流传至今,他的才情也一直有人称颂。于是有人认为,如果他出身平民,那他就是一位纯粹自由的词人了,他的命运或许也就不会那么悲惨,中国历史上也就少了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而词坛上会有一颗大放异彩的明珠,或许他还能创作出更多的精彩词作来。不知道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但我认为,李煜对词的创作才情以及他的帝王身份,或许是一种缘分,一种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缘分……

从唐诗到宋词,这个过渡过程中,李煜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大家知道,词最初起于民间,它其实是一类歌曲,几乎所有的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说到诗,我们通常说“作诗”,而说到词,我们通常说“填词”,很多词的产生,都是选定一套曲调,然后选择合适的词句填进去,就像歌曲填词一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很多词的词牌名都是一样的。李煜的填词,完全就是自发意识的,他热爱填词,他喜欢用节奏感很强的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读李煜早期的词,会发现满满的都是欢快的气氛,完全找不到一丝丝的愁绪,比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这首词里就是对宫廷生活的描写和对多姿宫女的欣赏,有人嘲讽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说的是实情,李煜一直在宫廷之中享乐生活,他压根不知道还有民间疾苦这一回事,但他又没有存心要祸害百姓,他和历史上那些暴君不一样,他只是喜欢在宫廷之中,欣赏宫中女子,创作自己喜欢的词,也正是因为他对词的热爱,才使得民间掀起一股对词的创作热情,也因为李煜的帝王身份,词,才能作为正式的文学形式存在于艺术创作中。可以说,李煜对词的作用是里程碑式的,同时也正因为有李煜的带头作用,后来才会涌现出如此多的优秀词人。

读读李煜的词,会很容易发现他早期词和后期词的不同。早期词也就是亡国之前的词,大多都是透露着享乐气息的,称之为浓词艳曲也毫不为过!可以说是流于肤浅,就是纯粹的纸醉金迷。但是后期作品,包括将要亡国之际的词作,就很明显的融入了一些不一样的,更深度的东西。比如《相见欢》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首词中,李煜很明显的表现出自己对生命的一些理解,这在他早期的词作中是没有的,同时也是透过词来预示国家危亡的状况。被俘后,李煜的词创作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些词中,他褪去了早期的轻浮,在词中融入了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和反思,此时的词句,分量就变得很重。最著名的就是《虞美人》,很多人认为这是导致他丧命的作品,“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首词中有对时光的感叹,有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词的风格是很深沉的,可以说,正是亡国的经历,让李煜的词中多了几分深刻,也更耐人寻味……

帝王的身份,词创作的才情,以及后来亡国的经历,或许就是这些,塑造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李煜,同时也正因为李煜的帝王身份,才让词作为一种正式的文学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就像前面说的,这其中的种种,就是一种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缘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前、后期词中“愁”的对比 从李煜和李清照的诗词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心思非常细腻的人,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
    Aylin楚吟阅读 3,686评论 3 21
  • 文/辛夏禾yuan 关于南唐后主,李煜,上学的时候读到他的诗的时候就最喜欢他的才情,与朋友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想了很...
    辛夏禾yuan阅读 3,442评论 2 44
  • 这么多年了,只要见面,老人家永远是一件当眼醒目、皱巴巴的旧T恤。显然是谁家断舍离清出来的。任何别人用不上的物件,只...
    Christine7718阅读 139评论 0 1
  • 导语 今天,不赏山水,不谈远方。没有壮阔雄伟的峰峦云烟,没有波涛汹涌的万里河川,抛开繁花千羽,无关风花雪月。今天我...
    骆驼计划艺术阅读 1,951评论 0 2
  • 今天肚子不舒服,忍着做好了午饭,吃完就靠在床上不想动,等妞妞也吃完了,我说你今天收一下桌子吧。 她满脸不乐意,又不...
    沉默岛主阅读 463评论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