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一一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变的,表现为:喜欢证明自己,爱生气,易挫败,讲排场,
成长型思维一一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表现为:不怕丢脸,认为一切是在学习,有大局观,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会讲排场,章显自己。
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不是两种不同的人拥有的,而是同一个人体内两种都会存在,我们就是要练习增加成长型思维。
这两个思维的本质区别:
一、对自己的评价:
成长型思维: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准确,会客观的看待自己的水平。
固定型思维:要么自视过高,要么觉得自己不行,彷徨在自大和自卑之间。
二、当你被老师叫上台的时候你的反应:
成长型思维:觉得这是个机会,我错了老师纠正我。
固定型思维:害怕被叫上去,担心自己不会。
三、脑波不同:
成长型思维:脑波亮是在分析正确答案的时候。
固定型思维:脑波亮是宣布对与错的时候。
四、对努力与否的看法:
成长型思维:不断的暴露自己的努力,虚心请教别人。
固定型思维:视努力为丢脸的丢脸。更愿意获得别人对天分的夸奖。不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五、如果看待失败
成长型思维:会把失败当成一个行为
固定型思维:会把失败当成一种身份
如何应用?
成长型思维方式的人不会死记硬背,而是研究他的机理,会去归纳、总结、整理。
固定型思维方式的人能不努力就不努力。
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1.固定型思维模式限制人的成就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方法,把他人当成审判者而不是同伴。这将阻碍他们取得成就和获得成长。
2.成长型思维模式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取得成就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能明确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并乐于向同伴学习。这将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取得成绩。
领导力与成长型思维模式: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他们的世界里充满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无论看待自己或他人,他们都相信人具有发展潜能。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总是追求证明自己、强调“我”,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则更重视“我们”。
教育:思维模式和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只要求孩子达成他们所期望的成就。否则,孩子在他们眼中,好像失去了该有的价值。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仅会给孩子设定一个奋斗目标,还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好。
社交中的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会防碍人们社交。在社交中,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容易害羞。一来他们在意他人的评价,因此容易焦虑和怀疑自己。二来,他们不愿意和比自己强的人接触,害怕自己在交往中出错。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在社交中也会害羞,但不会受到影响。他们会很快渐入佳境,与人产生良好的互动。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把社交当作一种挑战,他们拥抱挑战。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则害怕冒险。
老师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营造一种充满评判色彩的学习氛围。他们会根据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判定哪个聪明,哪个笨。接着,他们就轻易放弃那些“笨”学生。这些老师认为“笨”学生不是自己的责任,他们无法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创建一个充满信任、没有评判的学习氛围。他们注重怎么教会学生,而不是刻板地评判学生。他们致力于教会学生热爱学习、教会学生自学和思考。就算学生当下水平不足,他们也会指导学生如何缩小差距。
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1.如何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
怎样教养孩子,一直是社会热点。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家长或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掌握称赞的方法
称赞孩子的方式,将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对的称赞方式,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比如这样夸奖:“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反复复习,划出重点,一遍遍做测试。你的方法确实奏效了。”
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表现得焦虑、表现得非常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或者试图掩盖失败,都是不可取的。这些都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父母应该对挫折表现出兴趣,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作学习的好机会。
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老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他们会更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2.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
接受
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对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羞愧。我们首先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
观察
其次,我们得知道是什么引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它什么时候会出现?比如,有的人是在面临挑战时,有的人是在努力过程中受挫时。你可以想一想:最近一次你的固定型思维因为什么而引发?当时你有怎样的感觉?它对你说了什么?最后导致你做出了什么决定,或者付诸了哪些行动?
观察你的固定型思维人格,明确它出现的原因。
命名
第三步,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可以和生活中的某个人同名,可以是一本书名、一个电影人物名。当然,也可以是你不喜欢的一个名字,用它警醒自己。
教育
了解了引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原因,和它带来的不良影响。接着,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
当它出现并阻碍你时,你得学会和它沟通。你需要向它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它和你一起踏上行动的旅程。
当你遇到挫折、压力时,它又会出现。这时,你需要告诉它,你将怎样计划从挫折中锻炼和成长。
事实上,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但它的方法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它沟通,教育它,它就能支持和帮助你。
改变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观念、认知已在我们的大脑中运行了很多年。
改变是痛苦的,我们得和自己的局限、脆弱、恐惧,以及未知作斗争。
但正如作者所说,改变也许艰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
何况,你我都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不是吗?
锻炼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老师学习的地方。
不要夸奖孩子: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有天分,这样会把孩子培养成固定型思维。
要给孩子一个高标准的教育环境,而不是温和的充满成就感的的环境。
成长型心态不意味着减少挫折,不意味着不批评,批评不是辱侮,而是建设性的。更不意味着永远和风细语。关键是你所关注的点是他此刻的状态、对他的评判,还是方法、努力的过程。
怎么样能培养出一个成长型心态的孩子?
一、要关注成长,努力的过程和尝试的方法,而非天赋。
二、可以批评,但要进行建设性的批评,批评不是侮辱,不是恐吓,更不是打他。
两点总结起来:不要批判而要教导。
很多父母存在的问题是用最差的方法去追求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