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志广
吃过晚饭,刷完锅,喂完狗,不着急洗澡,于是,我穿上衣服,去往大堤旁边的那条路上走走去。
外面的世界还是很凉爽的,起码相比着家里好点儿。屋里闷得慌,老是开空调也不好,怕吹感冒了。
来沈丘之后,心里烦躁的时候,就会出来走走。大堤旁边的柏油路,是最好的散步之处。
今晚八点十分左右,也就是此刻的我走在这条新修的道路上,周围吹来凉爽的风,即使是热风,吹在身上也是舒适的。
这条路上也有一些吃过饭的村里人,大人,小孩儿,老婆子,老头子,只要是吃过晚饭睡不着的人,都会来这条路上转转。一些妇女领着自家的孩子出来转悠,或许是走的太快了,后面的小孩儿就喊:“妈,你走慢点儿,等等我……”
这条路我不知道尽头是哪儿,应该是和前面的下溜集新安集是相通的。左边的大型机器又在施工,由于天黑,我也看不到。这条路上正前方左边有路灯,此刻,我也不知道我的目的是什么,只想着往前走。
迎面走来一群妇女,其中有一个妇女,对着我身后的一个妇女说:“噫!你们娘仨也舍得出来了!”刚巧走到我身边的妇女说:“咦!天太热!家里也热,外面也热!”
现在正是玉蜀黍生长的季节,这里的人,我没见过摸爬蚱的人,由于城市化道路逐渐过渡到乡村了,村里一些树也被砍伐掉了,殊不知蝉最喜欢爬树了,可是,周围到处都是现代化建筑,因此,乡村里的爬蚱也少了。不过还是听到了许多知了再叫。
路太长了,该放弃就放弃,没必要一下子走完,于是,我就返回来了。沿着原来的路返回,感觉一切都好熟悉。
对于城市来说,再也找不到散步休闲的村里的安静。
大夏天了,村里的三伏天真的来了,整个七月份已经快要过了一半,每天都很热,每天都期盼下雨,然后每天都不下雨,天气预报也不相信了。每天都是看着太阳过。
无论我多晚睡觉,都是五点多醒来。开空调也是开五个小时,后半夜睡着了,也就感觉不到热了。醒来刚好不到六点,赶紧拿着书坐起来看。
最近看书有点上头,总是头疼的厉害。一旦头疼了,就赶紧换下一本书,轮换着看。比如五点到八点,早上的时间很凉快,于是我就看阎连科的《受活》还有冯积岐的《粉碎》亦或是王梓夫的《漕运船帮》一般来说,动辄得咎几十万字的文学小说我就放在脑子清醒的时候看。
想最近新买的书,白落梅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讲了十七对古代文人美好的爱情故事,于是我就每天看个两三个,二百来页的书,说不定哪天就看完了。
中午吃过饭,我得休息。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我会选择一部电影看,比如今天看的电影是《第一炉香》因为我知道这是根据我喜欢的作家张爱玲写的书改编而成的,所以我得看,只是两个多小时,我得分开看,说不定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呢!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要学会享受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选择运动,有人选择学习。大夏天的时候,天气太热了,不习惯健身,再说也没有那个条件,热一身汗还得洗澡!农村里来的孩子,怎么能做到天天洗澡呢?谁不是弄一盆水倒在身上擦擦汗?因此也没有养成夏天运动的习惯,往往这个时候也最胖。
来沈丘那么久了,体重也由原来的116斤增加到现在的149斤,有时候我想想自己吧,也挺逗的。也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目标是什么,至少目前的目标是银行卡里最好有十万块钱,这样我就敢先租房子住,然后就可以不住朋友家了。
说实话,三十岁了,住在朋友家里,心里很窝囊。尽管朋友说:“没事儿的,再屈就几年,一切都会好的!”我不想提这件事了!
每天都运动也可以,但我做不到,我觉得每天腾出一些时间来,做三顿饭,打扫卫生,洗洗衣服,做做家务,这也是运动,毕竟现在活动一次就汗流浃背。至于学习,我每天都在看书,灵魂上在进步,我发现一个人一旦精神上越来越富有的同时,周围的能聊得来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这几年学校的生活,让我学会了处理学生问题的圆滑,也让我学会了接受现实,更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家长沟通。当然啊,也越来越佛系!
在一些问题上,有时候太过于认真和较真儿,周围人会远离你,觉得你这个人太自大,高傲,太轴,不好相处。我反而觉得这样也好,毕竟能留下来和你做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朋友的人,这一辈子,三五个就好!
下午的时光是最漫长的,也是最热的。在我看余华的《活着》和路遥的《人生》的时候,村里通知要做核酸检测,让戴好口罩去路口排队做核酸检测。看来最近疫情又反复了,说实话,三年了我顶讨厌这次疫情的,反反复复,像个不听话的小孩儿,又像女人的脾气,捉摸不定!
其实,我家里有《活着》和《人生》的藏书,只是这次买的是精装版本,每一年我都会读读这两本书。每一年我也会把这两本书推荐并送给我的学生看,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懂,反正我一年有一年的体会,仔细想想,这两本书也是我反复看的最多的两本书。
沙颍河边的工厂,还在施工,我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好像是码头,因为有大船停泊。我想到了任贤齐唱的《伤心太平洋》那首歌:我等的船还不来,我等的人还不明白,寂寞默默沉没沉入海,回忆回来你已不在,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茫茫人海狂风暴雨……
偶儿我也会看余秀华的诗集,最近在看她的《我们爱过又忘记》里面有一首诗《给你》就这首诗我记得特别清楚:我想带给你的,⼀路已经丢失得差不多,除了窗外凋谢的春⾊,遇见你以后,你不停地爱别⼈,⼀个接⼀个,我没有资格吃醋,只能⼀次次逃亡,所以⼀直活着,是为等你年暮,等⼈群散尽,等你灵魂的⽕焰变为灰烬,我爱你。我想抱着你……
还有泰戈尔的诗,一本《新月集》我还没有看完。好书就得慢慢看。从放假到现在就看完了《慰安妇血泪》下册这本书,上册在柘城那个家里。还有一本余华的《活着》我呢,看书比较杂,比较乱,有时候一天看几本书,一本书的时间或许是一个小时也可能是两个小时。
其实,电视剧我也追,刘亦菲的《梦华录》追完了,一天一部电影,哦,对了,电影《人生大事》也挺好看的,这也是我这十天内,看过三遍的电影。印象中最搞笑也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台词是小文幼儿园的那个小品“孝子打碗,西方接引”在搞笑的同时,我也在反思一个问题,就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真的挺大的!如果大人不重视,小孩儿长大了会走歪路!
这条路被我逛了太久了,来来回回走了三遍了。也该回家了,从吃过饭到现在,已经一个多小时了。也没人了,都回家了。村子里都已经安静了,整个王庄村都陷入一片寂静当中。当我从路口准备进入王庄村的时候,我打了一个嗝。
周围很寂静,村里的人一般都是看完新闻联播,没啥事就睡觉了,可能最初睡不着,身边有一个人聊天,聊生活,聊以后,聊人生,聊挣钱……这些话题大部分都是为人父母所担心的事情。
做饭的时候,包括这几天我都是光着膀子的,在家里不习惯穿衣服,真的太热。你要说有多热,就是我喝了三杯水,不运动,坐在屋里的板凳上,然后等着出汗,站起来的时候,你的脚下已经都是水了,仿佛自己会脚心逼汗的武功似的。
走了一身臭汗,浑身湿透,夏天不运动吧又不行,每天晚上还得继续编故事,我好像给自己安排的任务太多了太紧了,有点累了,不知道我现在做的这些“无用功”会不会在某一天,突然就爆发出来了?!
有时候,想想吧,自己总想抓住一些什么,却又总是抓不住。慢慢地,慢慢地学会了接受,年龄一天天的也在长大。
一晃,不久的将来,生日一旦过去了,就是奔四十岁的人了,人生啊,真的除了生死,无大事啊!我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吧,其他,都不再去想了,脱掉衣服,浑身上下都是汗,当淋浴头喷出水的那一刻,我知道,这一天又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