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直在学习和找工作,碰巧发现自己几乎不会工作必备的操作软件,该怎么做呢?只能学呗。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学,静静地练。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有效率一点,我买了一个在线的课程。然后我看了这个课程目录一共有一百多课的时候,说实话,我的内心是奔溃的。所以像很多人一样,为了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学完它,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
妄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课程全看完这种做法
这个中心指导思想告诉我,就算今天看不完,明天继续,明天看不完,那么后天继续,以我一天看完十几课的速度,不出一个星期就能够看完。所以像大多数人一样,我陷入了一个看起来非常勤奋的节奏当中,每天都是要好好看课程,但是如此几天下来,我发觉了一个不想承认但是又必须承认的事实,那就是:
该记住的什么都没记住
所谓的雁过不留痕,很明显指的就是我这种情况。而我也知道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然后反思,其实看课程的目的是什么?最后发现古人所说的欲速不达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所以才让自己陷入了看上去很忙,实际上却没有掌握多少的怪圈。
回想起小时候的学习效率反而是最高的,而事实上很多人也在怀念小时候的自己是多么多么专心。先回忆下,我们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教完一个新知识点,总会叫我们打开自己的练习册来做一下相关的练习以便于自己发现是知识点的哪里没有掌握的。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这种学完即刻练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当然也有难度偏低的因素,但是在那时候,那种偏低的难度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是高难度)而当我们到了社会上以后,想要进行学习,那就没有学校里的知识那么容易通过练习册来检测自己到底有没有掌握知识点了。且不说知识太多太杂,还有的就是新知识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根本就没有可能有人在新知识刚产生出来的时候就能够编写出练习册来提供给自己进行练习的。而正是因为缺失了这一环节,所以导致我们的学习在很多程度上其实是不达标的。
现在社会上的人都觉得要终身学习,但是很大程度上来说,什么是学习你知道吗?以下是百度百科的定义:
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以上是狭义的学习结论,接下来是广义的学习定义:
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所以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学习定义,其实都在强调一个词语:行为方式。不过这个行为方式指的并不是你正在学习的这个行为方式,而是你学习完以后的行为方式。说一句人话就是你经历了学习的这个过程之后有没有改变。如何才能称得上是改变?其实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你有没有能够可见的/可讲述的结果能够解决问题的。
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关于学习类的例子,其实莫过于杨过练习重剑时候的招式。而独孤求败在开始修行的时候便有所告诫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杨过在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在练习重剑的过程中他越来越体会到练习重剑的精髓不在于招式,其实在于每一次剑挥出时候的力量,纯以力量取胜。所以他练习的时候非常简单,就是劈,刺,砍等几招一直练下来,再加上有老师雕兄的指导,武功突飞猛进。
所以兜了这么多大的圈子,故事讲了好几个,其实无非就是想强调一点:
很多学习的过程其实并不会像你所希望的那样,充满有趣和幽默,它们更多的只是你对新知识产生的快感。而真正学有所成的,往往是要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做足,做好,才能够让自己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无论是学生的练习册,还是杨过练的重剑等例子,其实都能从中看出
只有有效训练才能让自己切实学习
你获取新知识点快感都是假的,都是骗自己的。而事实上,当我改变学习的策略,开始一直重复那些看起来不重要且一眼就能看完的小操作并将其练到最熟练的时候,就能够发现自己获取的满足感是最强烈的,注意,这里是满足感,是切切实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快感。学习的时候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练习上其实才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聪明人才会做的蠢事。
而不幸的是,技能类的学习能够有效练习,但是思想类的学习很难练习,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那么应该如何练习?
我的方法是思想类的练习就是写原创文章,只有通过写文章才能够让自己真正进入头脑练习的世界里,这篇文章,也是我练习的结果,希望你喜欢。
最后容许我自我介绍下:
我是一个因为自己的不懂事和不甘心决意找出自己不足的鲁莽家伙,写作原创文章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种修炼武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我深信越简单越没有技巧的方法威力越大。希望你能关注和加入,和我一起见证如何用写作来找出思维漏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