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日到昨天周一天气都很好,气温直逼三十度。谁见了都喊热,也有人说这天气热的都不正常了。街道上短袖短裙光腿随处可见了。有首叫《西安谣》土著歌曲里唱道:风一吹雨一哈(下) 西安没有春天又到了夏 逛钟楼赏雁塔 昆明池的湖畔又开满了花 ......
每年到了这个春夏之交的时候,这样的节气也不会把我们这距西安一百八十公里的城市绕过去的。春总是在夹缝里求生存,垂死挣扎上那么几天,最后也只有悲壮的无了踪影。昨天艳阳高照今早起来又见黄尘漫天,昨晚在手机上看到大风沙尘预警的时候我就说,昨天的三十度来的有点猛了,多少都得给你发点威让你试试,大风扬尘预警的下面就是温度曲线一路走低的走势图很清晰的告诉我,明天开始又会有新一轮的超过十度的降温,且还要持续几天。我说这又是春在作妖在为了自己最后的颜面做垂死挣扎。过去有沙尘预警的时候都还会预报此次沙尘来自新或蒙还是宁或甘,上次驾车走在甘宁交界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时候,在高速上路边有一半都已经被沙尘覆盖了,前车过去路面上的沙尘就和冬日里雪花一样随风漂摆,闻着空气中的尘土味总感觉有种黄土的味道,我们这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闻见这味道也就不陌生了。楼下的汽车上一夜之间都多了一层黄土覆身,总感觉在新的车都没有了光泽,都像被黄尘抹煞了容颜,不再那般光彩耀人了。各家各户都紧闭门窗,枝头刚刚绽放或者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似乎都没有了昨日的娇艳。在漫天黄尘的衬映之下总感觉花朵有了萎靡的感觉,不在那般绽放前的骄纵了,似乎也被黄尘碾压了风头。
街道上人也少了,车好像也少了,我一看这天气也懒得骑电动车了,不想满脸满嘴都沾上尘沙,有时候正骑着吹到眼睛里半天都缓不过劲,路上戴口罩的人多了,人们行走的步伐似乎也都加快了,都想迅速逃离这黄沙笼罩之下,但在这漫天统笼之下何处能有一方净土呢,就是回到门窗紧闭的家中,似乎还能闻见那无处不在的黄尘味。覆巢之下无完卵,黄沙之下漫天尘。本是鸟语花香春风和煦沁人心脾的季节,却让人不敢张大嘴大口的呼吸,不是紧捂口鼻就是戴罩遮蔽,这时候似乎感觉只有医院里吸氧的病人吸的那口是纯净的,可是又有几个人去愿意吸那呢?那纯净氧是救命的是要花钱的。前几天看到一个段子:很庆幸太阳和空气呼吸还是免费的,要是阳光和空气都是收费的,只怕我都活不到现在......
网络上出现过“什么时候空气收费,不同质量的空气收费标准不一样,好的贵,差的便宜”这类看似调侃实则反映生活压力的段子,过去看见还能笑一下,现在却笑不出来了,有的傻屌还在后面跟帖:当下,空气依旧能让我们自由呼吸,无需为此付费,这看似成为了人们在面对诸多生活负担时的一种心理慰藉,表达出对当下还能免费享受空气这一基本生存资源的庆幸。其实是那些没长头的傻屌舔狗们的洗白。我说我没骂人你信吗?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新书推介的信息这本书名叫《空气是免费的》是常新港所著的一本书。书中主人公方弟偶然闯入空气街,这里的空气能让孩子们心情愉悦。但当他离开后想带别人再去时却找不到了,还被诊断为精神空想狂。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借“空气是免费的”表达了快乐、自由也是免费的,不应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我们要去追寻内心渴望的自由与快乐的寓意。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能会因生活的压力、世俗的规则而逐渐失去童真和对自由快乐的感知,就如同书中的孩子们在教条化的学校里受到管制一样。所以“好在空气现在还是免费的”也可以理解为对这种纯真、自由和快乐的一种怀念与珍惜。从书中儿童视角看,孩子们在空气街能自由地享受空气带来的快乐,他们的世界规则由自己制定。然而在现实中,孩子们往往被作业、培训班,兴趣班等束缚,失去了自由探索和寻找真正兴趣的机会,就像书中方弟在太阳学校的遭遇。这体现了现实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好在空气现在还是免费的”也反映出人们对这种理想状态中自由、快乐的向往,同时庆幸在现实里至少还能免费呼吸空气,保留一份最基本的自由......
西安谣
风一吹雨一下
西安没有春天又到了夏
逛钟楼赏雁塔
昆明池的湖畔又开满了花
风在北山在南
起了雾霾我都看不见
天要黑人不散
广场上的犟牛它转呀转
我的大西安啊
我啥时才能拥有她
此起彼伏的高楼大厦
哪里才是我的家
我的大西安啊
让我随你奔跑吧
直到有一天我累了
就埋在你的脚底下
地为床天为被
德福巷的假酒我喝不醉
燕儿飞蝉鸣脆
到底是谁偷走了我生活的纯粹
我的大西安啊
我啥时才能拥有她
此起彼伏的高楼大厦
哪里才是我的家
我的大西安啊
让我随你奔跑吧
直到有一天我累了
就埋在你的脚底下
我是城墙下的一粒沙
你是我心头的一幅画
我的大西安啊
我啥时才能拥有她
此起彼伏的高楼大厦
哪里才是我的家
我的大西安啊
咱们一起奔跑吧
直到有一天我累了
就埋在你的脚底下
直到有一天我累了
就埋在你的脚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