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源泉,使生的止水跳跃。”
意外总是会在毫无防备时发生,将你拉到生与死的边缘上,提醒你看看人生……
平日里,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生命如同一只在汪洋恣肆的苦海中浮沉的小舟般不得安宁。人世的每一年,世俗生活都为你编织了一套精致的理论,以数不清的所谓正事驱赶着你前行,这一年的还没做圆满,下一年的便又接踵而至,不停地忙碌,以至于麻木。想获得解脱,细思却又被巨大的虚无感所震慑,便又逃回到忙碌中,甘愿受那忙碌的驱使,至少不会让你感到空虚。
诚觉病痛与意外是上天给予人的恩赐,它们虽折磨着你的肉体,却又解脱了你的灵魂,驱使你脱身于艰涩无味的固定生活,直面那真实的人生,惊觉生命的脆弱与渺小。于象牙塔中求学,惊叹于人类智慧的高超,学业中对完美的追求曾使自己感到满足,似乎只要这样一走下去,理所当然地按着既定道路去学习,去搞科研,去发论文便可。但当生命以无法挽回的趋势离你远去,发达的医学无能为力,你更无能为力,只能暗自祈祷以求平安时,你困惑了。无穷的宇宙面前,人类的智慧连沧海一粟都不及,在自创的理论中洋洋自得,以为其无所不能,但其功用是极其有限,既有的理论中还有许多问题无法解决,更何况于理论之外。
人生天地忽如远行,秉烛一瞬柳暗花明,六年了,一年了,九月了,最亲爱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离你远去,曾幻想会一路同行,但终究要忍痛别离。人与人之间似乎有一种不能测知的命运,完全不知何解地推动我们前行,使我们一程又一程地经历欢喜与悲伤,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着相遇与告别。无可奈何花落去,以往已不谏,来者也不知是否可追,只能等待时间给你一个答案,“每个人都有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离别、怨憎、所欲不得,五阴盛苦。人生或许实苦,但不经历苦痛便无法领悟,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且当是注定要度过的劫。还未开悟到羽化飞仙,终是凡人一个,终放不下,终跳不出。“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宁跌进红尘,做个有痛觉的人,还未放下,只能拾起,领教我的贪痴,心灰了还未碎,心死了还在醉,不可以沉下去,总可以迷下去,但以血肉去满足知觉,虔诚地去体会罢。
“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仇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
人生在世,苦乐无常,波涛难定,更应当敬畏天命,磨炼灵魂。如《走到人生边上》所说:
“灵魂和肉体一同追求情欲,一同享受情欲满足的快乐,一同感受情欲不得满足的抑郁、或餍足、或厌倦、或满足了还不足,还要重复,或要求更深的满足。
人的劣根性是顽强的,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灵魂随着肉体在苦难的人世度过一辈子,如果随着肉体的劣根性纵欲贪欢,这个灵魂就随着变坏了。人受锻炼,受锻炼的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
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受锻炼的品质会变好,不受锻炼而肆欲放纵的,品质就会变坏。为善或作恶的程度不同,受锻炼的程度又有不同,灵魂就有不同程度的改好或变坏。灵魂的品质就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不复是当初和肉体结合的灵魂了。”
不知某天会突然离去,只希冀肉体与灵魂分离的那一刻,那个灵魂不至于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