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为异物,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遗矣。追思曩时,真一梦耳。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案:1081年12月12日晚上,贬谪黄州的东坡居士,想起来七年前在吴江垂虹亭的一次夜宴。七年后,参加聚会的张子野、陈令举、刘孝叔一一都已作古成了“异物”,就连当年聚会的“多少江山人不看,却來江上看行人”的垂虹亭,也因7月9日“海风架潮,平地丈余,荡尽无复孑遗矣”。这次太湖泛滥,据说自吴江至平望倒塌民房无数,死万余人。“追思曩时,真一梦耳”,聚与分,欢与悲,生与死,存与毁,造物的无情和文中淡淡的悲悯…这是垂虹桥永恒的诗境意象。此次酒聚110年之后的一个夜晚,同样是在垂虹桥下,一个年轻的流行歌手,一曲打动一位老者,老者遂以歌姬小红相赠。这位流行歌手于是携带着叫“小红”的歌姬过垂虹桥,留下来“小红低唱我吹箫”的浪漫景象。这是垂虹桥的另一层诗境意象。吴江垂虹桥的两次夜宴,相差一百多年,与会的一老一少,吸足眼球。张子野其年八十五岁,苏东坡其年三十七岁。范成大当年七十一岁,姜夔当年也是三十七岁。两位老者都是带着美人的,张子野携带的小妾应该只有二十二岁。范成大的歌姬小红估计也不会超过二十岁。夜宴后的结果截然不同:范成大将自己的心爱的歌姬赠送给了姜夔。而苏东坡只好作《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难免有吃不到葡萄的酸味。